[实用新型]一种塑胶注塑模具的热咀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80991.X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9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瀚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广东荣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0 | 代理人: | 黎理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注塑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胶注塑模具的热咀结构,包括注塑模具本体;注塑模具本体的注塑口的下端设置有两段发热热咀,两段发热热咀之间相互上下设置并相互连接;两段发热热咀均包括咀身其中下方的咀身的下端设置有咀芯,每个咀身的内部纵向设置有主流道,下方的主流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分流针,分流针的下端向外凸出于咀芯;每个咀身的外侧均套设有加热管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注塑模具本体的注塑口的下端设置有两段发热热咀,通过在传统的热咀上增加了一段新的发热热咀,能够使得热咀在进行加热更加的均匀,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成本,节省钢料和加工成本,优化外观,节能环保,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胶注塑模具的热咀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热流道技术更加广泛的运用于注塑模具中,热流道热咀是热流道系统的末端部件,它主要将分流板传输来的塑料熔体输送到模具型腔,从而注塑成产品。最重要的是热咀前端的温度决定了胶口是否有冷料和产品颜色。
目前,一般的塑胶模具的内部大多使用一段加热热咀,只能用于生产普通低温塑料,不能用于生产高温工程塑料,若生产高温工程塑料则需要加厚模板,从而使得模具成本增加,交期长,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注塑模具的热咀结构,包括注塑模具本体;
注塑模具本体的注塑口的下端设置有两段发热热咀,两段发热热咀之间相互上下设置并相互连接;
两段发热热咀均包括咀身,咀身均为空心的圆柱体结构,其中下方的咀身的下端设置有咀芯,咀芯整体为倒圆锥形结构,咀芯的外壁呈阶梯状,每个咀身的内部纵向设置有主流道,两个主流道之间相互连通,其中下方的主流道向下贯穿咀芯,下方的主流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分流针,分流针的下端向外凸出于咀芯;
每个咀身的外侧均套设有加热管道,加热管道呈螺旋状分布在两个咀身的外侧,加热管道均与两个咀身之间相互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分流针包括分流杆,分流杆的上部圆形阵列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分流块,每个分流块的外侧均与主流道的内壁之间相接,每个分流块的中部均开设有纵向的分流孔,分流孔呈倒圆台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分流杆的上下两端均为表面光滑的尖头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加热管道包括加热套管,加热套管呈螺旋状结构,每个加热套管均与咀身之间相互接触,每个加热套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电加热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每个加热套管的外侧均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咀身之间相互连接,保护套的内侧面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方咀身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杆,下方咀身的上端对应插杆成型有插孔,插杆与插孔之间相互插接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咀身之间的接触面均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咀芯采用铍铜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注塑模具本体的注塑口的下端设置有两段发热热咀,通过在传统的热咀上增加了一段新的发热热咀,能够使得热咀在进行加热更加的均匀,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成本,节省钢料和加工成本,优化外观,节能环保,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瀚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瀚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09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性好的二通高压法兰球阀
- 下一篇:一种多杆压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