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E薄膜油墨印刷用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79241.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铄达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400800 重庆市綦江区万盛经开***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薄膜 油墨 印刷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E薄膜油墨印刷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防尘网框和出风管,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传送辊,传送辊上设有薄膜,且传送辊前后两端何有套筒,传送辊上对应套筒设有通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薄膜依次通过进口、传送辊和出口,启动抽风机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加热腔内,再通过加热丝将抽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通孔排入箱体内部,从而对箱体内部的薄膜进行烘干,通过设置的防尘网框上的防尘网防止灰尘等杂质落在薄膜上造成污染和不美观,同时通过设置的出风管、套筒、通道和通槽一结构的配合使用,将加热后的空气送入传送辊内,将传送辊进行加热,加热后的传送辊对薄膜进行烘干,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烘干薄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PE薄膜油墨印刷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PE薄膜印刷过程中,通常采用水性油墨印刷,采用这种印刷方式,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将其快速的烘干。若印刷后,薄膜上的油墨不能快速变干,带有不干的油墨的薄膜在收卷过程中,将导致薄膜相互沾染油墨,导致印刷的图案混色、模糊。
现有的烘干装置在对PE薄膜进行烘干时只是通过热风对其进行吹拂烘干,效率低下,且容易让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落入薄膜上,造成薄膜的污染和不美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E薄膜油墨印刷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薄膜油墨印刷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E薄膜油墨印刷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防尘网框和出风管,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传送辊,传送辊上设有薄膜,且传送辊前后两端设有套筒,传送辊上对应套筒设有通道,所述箱体左端设有进口,箱体右端设有出口;
最下侧所述传送辊下侧设有隔板,隔板与箱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内设有加热丝,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通孔上侧设有防尘网框,防尘网框上设有防尘网,所述箱体下端设有抽风机,箱体下端对应抽风机设有出风口,所述加热腔前端设有出风管,出风管位于箱体内壁内,出风管另一端贯穿套筒与通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套筒相互远离的一端设有轴承,轴承另一端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便于传送辊固定在箱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道内壁上设有若干通槽一,通道另一端设有进风管,进风管另一端贯穿箱体,进风管与箱体相连通,便于加热传送辊,加热后的传送辊对薄膜进行烘干,进一步提高对薄膜烘干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上端设有箱盖,箱盖通过铰链与箱体活动连接,且箱体下端四角处设有支撑腿,支撑腿下端设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网框下端左右对称设有卡块,隔板上端对应卡块设有卡槽,防尘网框通过卡块与隔板相卡接,便于防尘网框的定位与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卡槽相互原理的一端设有通槽二,通槽二内设有齿条,卡块对应齿条设有凹槽,齿条与卡块相卡接,便于防尘网框的固定,避免防尘网框发生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条上端啮合齿轮,隔板上端对应齿轮设有通槽三,齿轮通过转轴与通槽三内壁固定连接,便于带动齿条左右移动对防尘网框的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铄达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铄达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79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膜辅助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超声波清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