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低渗透性地层流体高效开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74672.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4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何计彬;叶成明;李小杰;解伟;李海学;赵玉军;冯建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E03B3/08 | 分类号: | E03B3/08;E03B3/10;E03B3/11;E03B3/15;E03B3/34;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性 地层 流体 高效 开采 装置 | ||
一种中、低渗透性地层流体高效开采装置,包括工作竖井、水平井群和管路系统,水平井群包括两个水平井组,管路系统包括插入水平井的取水管、各取水管与集水管连通,集水管上安装水平井组控制阀、汇流三通,汇流三通与汇流管连接,汇流管连接分流三通,分流三通通过汇水管路与汇水侧管连通,汇水侧管下端与工作竖井相通,汇水管路安装汇水控制阀;分流三通通过主管路与工作竖井中的泵管连通,泵管下端连接潜水泵,主管路包括射流泵和主三通,射流泵两侧分别通过柔性管与控制阀和负压控制阀连接,控制阀与泵管连接,主三通连接排水管路;射流泵连接回水管路,回水管路安装回水控制三通和回水阀,回水管路和与回水侧管连接;回水侧管与工作竖井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低渗透性地层流体高效开采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数量更多的高层建筑综合体也随之出现。为了保证其足够的安全或满足其使用功能,需要开挖越来越深的基坑。这对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某些施工场地,基坑降水工程就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不仅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还会增加工程费用。同时,随着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时代的到来,地下交通网的建设速度加快,而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降水工程,其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迅速、有效的把地下水位降到满足施工要求的水位以下,成了一项关键性技术难题。虽然,在实际工程中,一些成熟的降水技术如表面排水法、垂直井点降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特别是针对中、低渗透性地层基坑与地下深埋工程开挖亟须一种更为高效的降水技术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低渗透性地层流体高效开采装置,其有效解决中、低渗透性地层取水难、成本高、降水效率低的工程难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低渗透性地层流体高效开采装置,包括工作竖井、水平井群和管路系统,该水平井群与该工作竖井之间通过管路系统连通;
所述水平井群包括两个水平井组,各水平井组包括若干个水平井;
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一端插入水平井的取水管、各取水管的另一端均与集水管连通,在该集水管上安装有与各水平井组一一对应的水平井组控制阀,在两个水平井组控制阀之间的集水管上安装汇流三通,该汇流三通的出口与汇流管的一端连接,该汇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分流三通的进口,该分流三通的一出口通过汇水管路与该工作竖井的汇水侧管的上端连通,该汇水侧管的下端与该工作竖井的井壁管相通,该汇水管路上安装汇水控制阀;该分流三通的另一出口通过主管路与所述工作竖井的井壁管中插设的泵管连通,该泵管的下端连接潜水泵,该主管路包括射流泵负压控制阀、射流泵、射流泵控制阀和主三通,该射流泵负压控制阀与射流泵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一柔性管连接,该射流泵的吸水口与射流泵控制阀之间通过第二柔性管连接,该射流泵控制阀与所述泵管之间通过主管连接,该主管安装所述主三通,该主三通的一出口连接排水管路;该射流泵的排水口连接回水管路,该回水管路上安装回水弯头、回水控制三通和回水阀,该回水控制三通的一出口连接排水管路,该排水管路上安装射流泵排水控制阀,该回水管路和与工作竖井中插设的回水侧管连接;该回水侧管与该工作竖井的井壁管连通。
所述水平井包括井壁管、滤水管和管堵,该滤水管的末端安装管堵,该滤水管的起始段呈向上折弯的弧形状并与井壁管的下端连接,该井壁管呈倾斜状,该井壁管的上端伸至地面。
该滤水管的起始段的曲率半径为1200-1500D,D为滤水管管径。
所述水平井的滤水管管壁分布有若干用于防砂、透水的导流孔隙,导流孔隙为横条缝或竖条缝,条缝宽度为应用地层颗粒粒径中值的1/2-2/3。
所述工作竖井包括自下而上由沉淀管、滤水管、井壁管依次对接组成的井管,井管四周填充砾料,砾料的上方设置黏土球封闭止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74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环境治理用菌种投放设备
- 下一篇:一种竹制LED照明消毒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