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型弹性涤纶织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6768.X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8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理;刘智超;赵幕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协织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D9/04 | 分类号: | D04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4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弹性 涤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型弹性涤纶织带,包括织带主体、空腔和封边带,织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织带主体的两侧固定有封边带,织带主体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耐磨结构,耐磨结构包括外衬片、第一耐磨丝线以及第二耐磨丝线,外衬片固定于织带主体的顶端于底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耐磨结构,在外衬片内编织有相互交叉的第一耐磨丝线和第二耐磨丝线,以此呈网状衬在外衬片的内部,外衬片缝制在织带主体的外表面后,使用人员在使用时,外物会先与织带主体表面的第一耐磨丝线和第二耐磨丝线相接触,这样,可对内部的织带主体进行保护,加强了该弹性涤纶织带的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型弹性涤纶织带。
背景技术
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能力,且具有抗皱免烫及不粘毛等特点,涤纶织带便是指纯绦棉与涤纶的混纺织物的统称,以绦纶为主要成分;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466042U,公告日2018年06月08日公开了一种弹性编织带,涉及织带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包括由纱线编织而成的上层弹性织带、下层弹性织带,上层弹性织带与下层弹性织带之间设有涤纶织带,涤纶织带由经线纬线交织而成,经线纬线的纱线均由涤纶高弹丝与PBT高弹丝混纺而成。技术效果是,涤纶织带中的纱线由涤纶高弹丝与PBT高弹丝混纺而成,涤纶高弹丝的弹性伸缩率较高,PBT高弹丝具有优越的弹性回复性能和弹力稳定性。PBT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尺寸稳定性和较好的弹性,而且弹性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该弹性编织带可以非常轻松的被拉伸,拉伸后又可迅速的回复为原样,从而使得织带穿戴性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传统的弹性涤纶织带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其表面易出现磨损等情况,较为影响使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型弹性涤纶织带,用以解决现有的弹性涤纶织带表面易出现磨损等情况进而影响使用的缺陷。
(二)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型弹性涤纶织带,包括织带主体、空腔和封边带,所述织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织带主体的两侧固定有封边带,所述织带主体的顶端与底端均贯穿设置有透气结构,所述织带主体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耐磨结构,所述耐磨结构包括外衬片、第一耐磨丝线以及第二耐磨丝线,所述外衬片固定于织带主体的顶端于底端。
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连接带、第一涤纶带以及第二涤纶带,所述连接带设置于空腔的内部,所述连接带一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涤纶带,所述连接带一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涤纶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涤纶带与第二涤纶带在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涤纶带和第二涤纶带呈交叉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透气结构包括透气孔、透气环以及定位片,所述透气孔设置于织带主体的顶端与底端,所述透气孔的内部设置有透气环,所述透气环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有定位片。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在织带主体的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透气孔呈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外衬片的内部固定有第一耐磨丝线,所述第一耐磨丝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耐磨丝线。
优选的,所述外衬片在织带主体的顶端与底端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外衬片关于织带主体呈对称分布。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协织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协织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6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耐高低温织带
- 下一篇:一种母排表面粉末绝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