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炬液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66424.9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1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程;薛茂梅;谭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6K13/10 | 分类号: | F16K13/10;F23G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郭佳寅 |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炬液封装置。火炬液封装置包括内筒、外筒和中筒,内筒包括内筒壁,内筒壁具有连通口、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溢流孔,外筒包括外筒壁,外筒壁具有沿内筒的轴向方向相对的出气口和连接壁,出气口经由连通口与进气口相连通,连接壁与内筒壁连接,中筒位于内筒和外筒之间,中筒包括沿轴向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封闭且沿轴向方向位于连通口和出气口之间,第二端开放且沿轴向方向与连接壁间隔开,外筒和内筒之间用于设置液体,以使得第二端位于液体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火炬液封装置,通过液体即可实现物理隔绝,避免外界气体进入内筒而造成回火,并且能够实现液体的液位的自动调节以及自动溢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炬液封装置。
背景技术
火炬系统是可燃气体的安全放空设施。如图1所示,火炬系统的密封装置10包括内筒1、外筒2和中筒3,内筒1具有进气口4,外筒2具有出气口5。通常火炬系统的密封装置10采用吹扫密封气体的方式防止空气通过出气口5进入火炬系统的密封装置10的内部。密封气体可以为氮气等惰性气体。密封气体通过火炬系统的密封装置10的底部的进气口4进入火炬系统的密封装置10中,密封气体在火炬系统的密封装置10中由于浮力的作用位于火炬系统的密封装置10的上部,从而阻止外界的空气通过出气口5进入火炬系统中。
但常年运行下来,密封气体的耗量是非常大的,并且为了保证密封气体具有足够大的浮力,火炬系统的密封装置10需要具有较长的通道,从而造成设备过重。并且,若密封气体的供应出现问题,则密封立即失效,火炬系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火炬液封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炬液封装置,所述火炬液封装置包括:
内筒,所述内筒包括内筒壁,所述内筒壁具有连通口、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溢流孔;
外筒,所述外筒包括外筒壁,所述外筒壁具有沿所述内筒的轴向方向相对的出气口和连接壁,所述出气口经由所述连通口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内筒壁连接;
中筒,所述中筒位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所述中筒包括沿所述轴向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封闭且沿所述轴向方向位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第二端开放且沿所述轴向方向与所述连接壁间隔开,
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用于设置液体,以使得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液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火炬液封装置,火炬液封装置包括内筒、外筒和中筒,内筒包括内筒壁,内筒壁具有连通口、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溢流孔,外筒包括外筒壁,外筒壁具有沿内筒的轴向方向相对的出气口和连接壁,出气口经由连通口与进气口相连通,连接壁与内筒壁连接,中筒位于内筒和外筒之间,中筒包括沿轴向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封闭且沿轴向方向位于连通口和出气口之间,第二端开放且沿轴向方向与连接壁间隔开,外筒和内筒之间用于设置液体,以使得第二端位于液体中。这样,通过液体即可实现物理隔绝,无需再注入密封气体,稳定性高,不受公用工程供应的突然中断而影响密封性,经由出气口进入的外界气体不能够突破液体而进入内筒中,以避免外界气体进入内筒而造成回火甚至爆炸事故,并且能够实现液体的液位的自动调节以及自动溢流功能,维持固定的液封高度,火炬液封装置无需具有较大的尺寸,节约资源和费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沿所述轴向方向与所述溢流孔之间的距离为50mm~1000mm。
可选地,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连通口沿所述轴向方向相对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6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处理用颗粒物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园林用除虫喷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