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延式多层薄膜共挤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5684.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5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励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0 | 分类号: | B29C48/30;B29C48/18;B29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延式 多层 薄膜 共挤模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延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流延式多层薄膜共挤模头,包括共挤模壳体,所述共挤模壳体的外部设有连接筒、排料斗以及电机,在连接筒内侧设有流延板,在排料斗的内侧设有隔板,在共挤模壳体的内侧设有混合腔以及集料腔,在混合腔的内侧设有用于进行均匀混合搅拌的蛟龙杆,通过设置的流延板,使得该装置设有多个流延通道,方便共挤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延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延式多层薄膜共挤模头。
背景技术
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有单层流涎和多层共挤流涎两种方式,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
对于多层流延共挤薄膜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共挤模头在多层远离共挤混合时混合效率低,多层原料之间混合不够均匀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需要一种流延式多层薄膜共挤模头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延式多层薄膜共挤模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延式多层薄膜共挤模头,包括共挤模壳体,所述共挤模壳体的外部设有连接筒、排料斗以及电机,在连接筒内侧设有流延板,在排料斗的内侧设有隔板,在共挤模壳体的内侧设有混合腔以及集料腔,在混合腔的内侧设有用于进行均匀混合搅拌的蛟龙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共挤模壳体的外围长度一侧截面的中心处设有连接筒,在连接筒远离共挤模壳体的一端设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筒的内侧壁上设有流延板,且所述流延板在连接筒的内侧共设置成六个流延通道,所述连接筒与共挤模壳体通过密封焊接固定,且流延板与共挤模壳体的内部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共挤模壳体包括矩形孔、通孔、混合腔以及集料腔,其中在共挤模壳体的外围远离连接筒的长度一侧截面上开设有矩形孔,在共挤模壳体的外围宽度一侧截面上开设有通孔,在共挤模壳体的内侧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混合腔与集料腔,且所述混合腔靠近与连接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共挤模壳体的外围开设有通孔的一侧截面上设有电机,且所述电机贴近于通孔的外沿处,在混合腔的内侧长度方向上设有蛟龙杆,所述蛟龙杆的一端穿过通孔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共挤模壳体的外围开设有矩形孔的一侧截面上设有排料斗,且所述排料斗的一端与矩形孔的外沿相贴合,在排料斗的内侧且贴近排料斗的开口处等间距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排料斗与共挤模壳体贴合的一端与集料腔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混合腔、集料腔、连体筒、流延板、排料斗以及蛟龙杆,使得该装置可在多层流延式薄膜的生产过程中将多层原料之间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搅拌,从而从而保障多层薄膜的生产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共挤模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共挤模壳体;101、矩形孔;102、通孔;103、混合腔;104、集料腔;2、连接筒;201、流延板;3、固定板;301、螺纹孔;4、排料斗;5、隔板;6、电机;7、蛟龙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励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励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5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压反拱环槽型爆破片
- 下一篇: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罩壳饰板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