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担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63839.0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鞠飙;延卫;鞠躬;冯江涛;唐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维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和成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担架,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包括:承托部,承托部用于承托人体,且承托部上能够适应被承托的人体的轮廓发生凹陷形变形成凹陷部并逐渐硬化;在使用时,将人体放置于承托部上后,由于人体的重力原因,在软性的承托部上会形成一个与人体外轮廓相吻合的凹陷部并逐渐硬化,硬化后的凹陷部起到对人体限位的作用,避免搬运时人体晃动而引起二次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能够避免对伤员产生二次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担架。
背景技术
在急救医学中,急性脊柱脊髓损伤、脑外伤、骨折、外伤、内脏损伤等创伤是非常常见的。研究表明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早期,约70%为不完全性损伤,而由于抢救搬运不当可能造成伤员的二次损伤,使不完全性损伤演变成完全性损伤,导致患者肢体瘫痪、终生残疾;现有技术中的担架不具备对伤员进行体位限位的作用,因此,在使用现有的普通担架对伤员进行转运时,极易引起伤员的二次损害,对此,继续一种新型的担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担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对伤员产生二次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担架,包括: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用于承托人体,且所述承托部上能够适应被承托的所述人体的轮廓发生凹陷形变形成凹陷部并逐渐硬化。
优选的,所述承托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用于承托人体的头部和脚部;还包括若干条绑带,各所述绑带均具备弹性,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承托部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绑带用于将人体扎紧于所述承托部上。
优选的,各所述绑带均包括两条子绑带,两条子绑带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承托部的两侧,两条子绑带未连接于所述承托部的一端能够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托部包括袋体和设置于所述袋体内并能够适应被承托的所述人体的轮廓发生凹陷形变形成凹陷部并逐渐硬化的变刚度体,所述袋体为柔性袋体,所述变刚度体由发泡剂制成。
优选的,所述变刚度体由聚醚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填充口,所述填充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袋体的拉链。
优选的,所述袋体沿长度方向依次分为头部承托部、上身承托部以及下身承托部,所述上身承托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头部承托部和所述下身承托部,所述头部承托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上身承托部的宽度,所述下身承托部与所述上身承托部连接的一端的宽度与所述上身承托部的宽度相同,所述下身承托部的宽度沿远离所述上身承托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袋体用于与人体接触的表面上铺设有热量缓释保温材料层,所述热量缓释保温材料层由相变蓄热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袋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柔性提手,所述担架一侧上的所述提手与另一侧的所述提手对称,所述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肩带,两个所述肩带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袋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拖绳。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担架,其承托部上能够适应被承托的人体的轮廓发生凹陷形变形成凹陷部并逐渐硬化,因此,在使用时,将人体放置于承托部上后,由于人体的重力原因,在软性的承托部上会形成一个与人体外轮廓相吻合的凹陷部并逐渐硬化,硬化后的凹陷部起到对人体限位的作用,避免搬运时人体晃动而引起二次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能够避免对伤员产生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维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维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3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包五金信号增强手机中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打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