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槽快速短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3266.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1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平;刘雅锋;胡红武;孙辂;王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新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 代理人: | 程晓旭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快速 短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槽短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槽快速短路装置。该短路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立柱母线、短路母线、支架,驱动机构通过支架固定在立柱母线上,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短路母线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短路母线移动,以使短路母线与立柱母线接触或脱离。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电解槽的快速短路,驱动机构用支架固定在立柱母线上,这样驱动机构产生的推力为此机构的内力,而不会作用到立柱母线之外的物体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槽短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槽快速短路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法是工业上生产液态金属的主要方法之一。电解精炼法中电解槽中的熔体分布一般分为:电解质层,熔融金属层(可为一层或多层)。在实际生产中,电解槽之间相互串联,电流方向垂直穿过电解质层及熔融金属层。在实际生产中,电解槽需要经常停电来实现对电解槽的定期检修或更换电解槽内衬。
目前工业生产企业中,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法对电解槽短路,即通过人施加外力的方式实现电解槽短路口的闭合和打开。因为电解槽串联连接,对地有高达数百福特的电压,人员操作时有触电及打火损伤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解槽快速短路装置,其解决了人工操作造成的触电及打火损伤等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解槽快速短路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立柱母线、短路母线、支架,驱动机构通过支架固定在立柱母线上,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短路母线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短路母线移动,以使短路母线与立柱母线接触或脱离。
进一步地,短路母线通过短路软母线与下游槽槽周母线连接。
进一步地,支架为框架结构,支架的一端固定在立柱母线上,支架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支架与驱动机构连接处设置减振部件。
进一步地,支架与驱动机构连接一端的下部通过支撑杆与立柱母线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滚珠丝杠,电机的输出轴与滚珠丝杠连接,滚珠丝杠与短路母线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滚珠丝杠移动,进而带动短路母线与立柱母线接触或脱离。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为气缸,气缸与短路母线连接,通过气缸带动短路母线与立柱母线接触或脱离。
进一步地,电解槽工作电流在80kA~800k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解槽快速短路装置,由于采用驱动机构带动短路母线相对于立柱母线前后移动,从而实现电解槽的快速短路,驱动机构用支架固定在立柱母线上,这样驱动机构产生的推力为此机构的内力,而不会作用到立柱母线之外的物体上。本实用新型中所有带电母线均通过绝缘材料隔离,从而保证人员检修时,不存在触电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短路口处于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短路口处于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短路口处于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短路口处于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母线;11:立柱夹片母线;2:短路母线;21:短路夹片母线;3:短路软母线;4:下游槽槽周母线;5:支架;6:电机;7:滚珠丝杠;8:气缸;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3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传输多功能天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HLEP中药丸智能精取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