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明加热膜及加热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2651.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0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晟;黄志奎;刘理想;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84 | 分类号: | H05B3/84;H05B3/02;H05B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加热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透明加热膜,其包括:透明承载体,其设有相互不连通的沟槽和凹槽,所述沟槽呈网格状;导电网格,所述沟槽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导电网格;配色网格,所述凹槽内填充配色材料形成所述配色网格,所述导电网格和所述配色网格不连接;电极引线,其包括与所述导电网格电性连接的电极和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的引线。配色网格破坏或减弱导电网格的屏蔽作用,从而利于信号穿透。本实用新型还揭示具有该透明加热膜的加热玻璃。
优先权信息
本申请请求在2021年4月28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2110466044.3、题为“一种透明加热膜及加热玻璃”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并且通过参照将其全文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加热膜及加热玻璃。
背景技术
透明加热膜/玻璃主要应用在交通、建筑领域等,起视窗玻璃的内外表面除霜、除雾、除雨水等作用。相比传统的非透视加热产品,透明加热膜/玻璃一般要求具备良好的透过率,在很多实际场景中,透过率被要求在80%-90%以上,以确保更好的视觉效果。而随着透过率指标的逐渐提高,导电性能受到影响,继而透明加热膜/玻璃的加热效率降低。同时,随着3G/4G/5G手机的普及,更多应用要求加热膜不能对手机信号起到明显的屏蔽作用,形成“信号暗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创作如下:实用新型人研究分析发现,目前透明加热膜/玻璃主要有金属丝夹层玻璃、ITO镀膜玻璃和LOW-E镀银膜/玻璃等产品。其中,金属丝夹层玻璃的金属丝径几十微米量级、丝线间距大,所以加热不均匀,且影响肉眼对窗外物体的观察。ITO镀膜和LOW-E镀银膜等产品,其透过率和导电率相互制约,加热速度受制于透过率,且均质镀层因信号无法穿透而对手机信号的屏蔽作用更大,所以对加热膜的推广起到了制约作用。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透明加热膜和加热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透明加热膜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明加热膜,其包括:
透明承载体,其一侧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网格状的沟槽;
导电网格,所述沟槽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导电网格;
穿透窗,位于所述导电网格间并与所述导电网格分区域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穿透窗具有多个,随机或规则分布于所述导电网格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穿透窗呈三角形、多边形、S型、圆形的一种或多种形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穿透窗的最小边长/最小直径大于等于1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穿透窗的尺寸范围为1mm-10c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穿透窗内空白设置或设置有配色网格,所述配色网格与所述导电网格不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承载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配色材料形成所述配色网格,所述配色网格的网格线断开断路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网格的平均孔径范围为10μm-1000μm,所述配色网格的平均孔径范围为10μm-1000μ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沟槽的深宽比大于等于2。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沟槽的宽度范围为500nm-10μm,所述沟槽的深度范围为1μm-20μ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导电网格设置为电极;或者所述透明承载体还包括线条状的沟槽,所述线条状的沟槽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与所述导电网格电性连接的电极;或者所述透明加热膜还包括层叠于所述透明承载体上并与所述导电网格电性连接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2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膜装置
- 下一篇:百叶连杆总成加脂、组装一体化自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