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排屑髓腔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2299.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6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钟书杰;钟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人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00 | 分类号: | B23D7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朱希敏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排屑髓腔 铰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排屑髓腔铰刀;本实用新型包括杆体、标识组件和外部连接组件,杆体内部开设有中空洞,杆体表面设置有标识组件,杆体一侧设置有外部连接组件,标识组件包括第一环槽,杆体表面开设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内部填充有第一涂层,通过杆体和其内部开设的中空洞形成一个良好的铰刀基本形式,整体内部的贯穿结构即可进行排屑,即增加了整体的排屑性,从而在杆体表面开设上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而在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部填充上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而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均是由环氧树脂制成,而第一涂层的环氧树脂为黄色,第二涂层的环氧树脂为红色,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标志区别,提高对使用者的使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排屑髓腔铰刀。
背景技术
铰刀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齿,用以切除孔已加工表面薄金属层的旋转刀具,经过绞刀加工后的孔可以获得精确的尺寸和形状,铰刀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或扩孔)加工后的孔,主要是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其表面的粗糙度,是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刀具,加工余量一般很小,用来加工圆柱形孔的铰刀比较常用。用来加工锥形孔的铰刀是锥形铰刀,比较少用。按使用情况来看有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机用铰刀又可分为直柄铰刀和锥柄铰刀。手用的则是直柄型的。
专利号 CN208408740U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刀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铰刀,其具有铰刀柄部、铰刀座部和铰刀头部,所述的铰刀头部沿圆周方向顺时针循环设置第一铰刀刀刃、第二铰刀刀刃、第三铰刀刀刃和第四铰刀刀刃,所述的第一铰刀刀刃与第二铰刀刀刃之间的夹角为50°~55°;所述的第二铰刀刀刃与第三铰刀刀刃之间的夹角为45°~50°;所述的第三铰刀刀刃与第四铰刀刀刃之间的夹角为40°~45°;所述的第四铰刀刀刃与第一铰刀刀刃之间的夹角为35°~40°。该一种铰刀,结构简单,可以大大分散切削力,减少振动,提高产品加工光洁度,提高铰刀刀具的使用寿命,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然而,在现有的铰刀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市面上的铰刀其进行使用时对于整体的排屑性较低以及整体的稳定性较差,从而使其整体的功能性降低,降低了产品竞争力,2、目前市面上的铰刀在进行使用时缺少一个可进行外部连接导入的部件,且不便于导针进行调节,继而降低了整体的使用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排屑髓腔铰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杆体、标识组件和外部连接组件,所述杆体内部开设有中空洞,所述杆体表面设置有标识组件,所述杆体一侧设置有外部连接组件;
所述标识组件包括第一环槽,所述杆体表面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部填充有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由环氧树脂涂层制成,所述第一涂层为黄色,所述杆体表面一端开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部填充有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由环氧树脂涂层制成,所述第二涂层为红色。
优选的,所述杆体一端镶嵌连接有刃口,所述杆体表面一端除刃口外做氮化钛层处理,通过杆体一端镶嵌连接的刃口进行增加贯穿钻孔和进入性质,提高对杆体表面除刃口之外做氮化钛层处理,从而增加了杆体的整体的使用寿命,增加其使用性。
优选的,所述杆体一侧配合连接有尾杆,所述尾杆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表面配合连接有内螺纹,而杆体一端对尾杆进行配合连接,使其实用人员使用便捷,而尾杆表面开设有外螺纹,即可通过外螺纹增加与外接部件的连接点,从而外螺纹表面配合连接有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人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人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22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用折叠装置
- 下一篇:基于PIR和RFID的动物活动轨迹记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