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学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2098.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6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汪远;赵可为;周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微纳视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黄健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学 成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学成像装置。医学成像装置包括显示组件、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以及处理终端,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终端和第二显示终端,近红外相机组件包括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可见光相机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均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第一显示终端用于显示待测组织体的组织图像,其中,组织图像用于显示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上的位置;第二显示终端用于显示目标物的三维图像。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待测组织体中的目标物进行三维形态检测,可以实时观测目标物,对医生的手术辅助效果较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的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利用医学成像技术对病变组织进行成像,以辅助手术切除过程的技术。
现有的医学成像装置一般包括近红外感光元件,通过近红外感光元件进行病灶器官中目标物图像的获取。具体的,向人体注射荧光标记物,使荧光标记物聚集在病灶器官中的目标物中,并可通过荧光显影技术,利用近红外感光元件获取目标物的二维荧光图像,来辅助医生进行目标物、例如肿瘤切除的操作。
然而,上述现有的医学成像装置并不能对目标物进行三维形态检测,不利于医生进行目标物的观察,对医生的手术辅助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成像装置,能够对待测组织体中的目标物进行三维形态检测,对医生的手术辅助效果较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医学成像装置,包括显示组件、近红外相机组件、可见光相机以及处理终端,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终端和第二显示终端,近红外相机组件包括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第一显示终端和第二显示终端、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以及可见光相机均与处理终端电连接;
可见光相机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均用于获取待测组织体中目标物的荧光图像;
第一显示终端用于显示待测组织体的组织图像,其中,组织图像用于显示目标物在待测组织体上的位置,且组织图像根据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一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
第二显示终端用于显示目标物的三维图像,三维图像根据第一近红外相机的获取的荧光图像和第二近红外相机获取的荧光图像生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相邻设置,且第一近红外相机和第二近红外相机的成像区域具有重叠区域,待测组织体位于重叠区域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二向色镜,二向色镜位于第一近红外相机和待测组织体之间,并用于使来自目标物的荧光透射至第一近红外相机;
可见光相机位于二向色镜侧方,二向色镜还用于使来自待测组织体的可见光反射至可见光相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近红外相机包括第一近红外镜头,可见光相机包括可见光镜头,第一近红外镜头的光轴和可见光镜头的光轴垂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第一近红外滤光元件设置于第一近红外镜头朝向待测组织体的一侧;和/或医学成像装置还包括可见光滤光元件,可见光滤光元件设置于可见光镜头朝向待测组织体的一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近红外相机包括第二近红外镜头,第二近红外镜头朝向待测组织体,以接收来自待测组织体的荧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第二近红外滤光元件设置于第二近红外镜头朝向待测组织体的一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测距组件,测距组件用于检测待测组织体与测距组件的工作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微纳视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微纳视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2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酸性电解水生成器
- 下一篇:碰撞试验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