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隧道病害智能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1411.2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8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卢有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有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隧道 病害 智能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病害智能监测装置,主要解决现有隧道病害监测人工成本高、巡检周期长的问题。该监测装置包括箱体,开设于箱体背侧下端的U型槽,设置于箱体背侧上端的连接板,固定于箱体的安装面上并与连接板相连的背板,设置于背板下端用于插入U型槽内的U型插架,设置于箱体前端一侧的玻璃橱窗,固定于箱体内部顶端并朝向玻璃橱窗一侧设置的图像采集器,设置于箱体内后侧壁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设置于箱体内部底端的震动感应器,设置于箱体顶部外端的报警器,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微处理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隧道内易出现病害的位置实现重点监测,减少了人工巡检量,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巡检周期。因此,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隧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地铁隧道病害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隧道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隧道病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隧道病害主要有渗漏水、管片损伤等。隧道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隧道安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对现役营运隧道以及在建隧道进行健康评估和实时监测就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隧道病害监测,主要靠人工巡视,需要大量人员参与,巡检周期长,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病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地铁隧道病害智能监测装置,减少人工巡视量,降低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隧道病害智能监测装置,主要解决现有隧道病害监测人工成本高、巡检周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地铁隧道病害智能监测装置,包括箱体,开设于箱体背侧下端的U型槽,设置于箱体背侧上端的连接板,固定于箱体的安装面上并与连接板相连的背板,设置于背板下端用于插入U型槽内的U型插架,设置于箱体前端一侧的玻璃橱窗,固定于箱体内部顶端并朝向玻璃橱窗一侧设置的图像采集器,设置于箱体内后侧壁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设置于箱体内部底端的震动感应器,设置于箱体顶部外端的报警器,以及设置于箱体内部顶端一侧与图像采集器、光纤光栅传感器、震动感应器及报警器相连的微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安装螺孔和连接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连接螺孔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和箱体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上设置有防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图像采集器拍摄隧道内易出现病害的位置,并将图片传输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对比拍摄位置是否发生移位或产生裂缝,同时,光纤光栅传感器也能实现对隧道内的温度、应变量的直接测量,震动传感器能够监测隧道内的异常震动,这些采集信息最终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后经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背面下方设置U型槽,在箱体的背面上方设置连接板,在安装时,首先将背板安装在隧道内的某个安装面上,然后将箱体下方的U型槽卡入U型插架内,上方再通过螺栓将连接板与背板固定在一起,实现整个装置的稳定安装,安装非常的方便,维护和检修也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箱体,2-U型槽,3-连接板,4-背板,5-U型插架,6-玻璃橱窗,7-图像采集器,8-光纤光栅传感器,9-震动感应器,10-报警器,11-微处理器,12-安装螺孔,13-连接螺孔,14-通孔,15-通风孔,16-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有技,未经卢有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1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生产加工用粗纱机导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