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0852.0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1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康;张芮;王晓玲;凃程;张忠贵;王洪浪;舒建华;文连平;姜云鹏;廖永珍;胡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福泉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胡乐 |
地址: | 550501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体物位 间歇 测量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设有控制电机、绕线轮盘、计数转动轮、定向滑轮、重力检测杠杆、下降检测探头和上升检测探头;绕线轮盘连接控制电机的动力轴,绕线轮盘缠绕有绳索;绳索依次绕过计数转动轮和定向滑轮,绳索穿过隔板并伸入料仓的内部,绳索的末端连接有重锤;重力检测杠杆的一端连接定向滑轮;下降检测探头紧靠在重力检测杠杆的另外一端上方,下降检测探头用于进行绳索的行程控制;上升检测探头布置在绳索的一侧,上升检测探头用于进行控制电机的启停。本实用新型解决因粉尘漂浮弥漫在空中分界点的悬浮不确定性,常规料位测量仪器探测不清料位的分界点,导致物位测量失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位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开口容器的物位测量,在没有可靠测量仪器时,大多采用最原始、最古老的办法,就是利用绳索或者皮尺悬吊重物放到料仓内进行就地测量,测量方法虽然原始,但测量的数据真实性比较准确。对于长期需要运行的检测设备,利用人工进行监测增加了测量的劳动强度,达不到持续在线测量监控的目的。
现阶段,国内使用得较多的料位计测量装置为雷达料位计,其原理是利用雷达料位计天线发出微波脉冲信号,在被测物料表面产生反射,天线接收反射的微波脉冲将其传输给接收电路,微处理器对此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出微波脉冲在物料表面所产生的回波,并被雷达系统所接收,经过反馈的微波信号计算出料位的距离进行显示。然而雷达料位计对界线分层清晰的物位测量比较准确,例如:水位、油位、酸碱液位、房屋高度、水井深度等物位测量准确,但对煤粉、粉煤灰、水泥、矿粉等漂浮弥漫在空中的分界点不明朗的粉尘物料,界限不明,不易分辨,导致料位测量失准。另外,现有技术还存在其它测量方式,如:E+H雷达导波料位计;超声波测量料位计;VEGA(天津天威)的导波雷达料位仪等。
然而,不管是导波雷达,还是超声波测量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非接触式料位计的测量装置都有一个共性,传感器无法克服现场环境对测量结果带来的真实性判断,特别是无法克服粉尘的漂浮、粘附、浓度对探头测量结果的影响;②无法准确标定物位的真实准确性;③对仓位堆放不规则,有高有低,有平有斜坡,影响了反射波的测量与接收,④现有测量物位仪器设备价位高,对漂浮物测量检测的可靠程度不能真实反映物料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解决因粉尘漂浮弥漫在空中分界点的悬浮不确定性,常规料位测量仪器探测不清料位的分界点,导致物位测量失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的顶部连接有隔板,还包括控制电机、绕线轮盘、计数转动轮、定向滑轮、重力检测杠杆、下降检测探头和上升检测探头;所述绕线轮盘连接所述控制电机的动力轴,绕线轮盘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依次绕过所述计数转动轮和定向滑轮,绳索穿过所述隔板并伸入所述料仓的内部,绳索的末端连接有重锤;所述重力检测杠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定向滑轮;所述下降检测探头紧靠在所述重力检测杠杆的另外一端上方,下降检测探头用于进行绳索的行程控制;所述上升检测探头布置在所述绳索的一侧,上升检测探头用于进行控制电机的启停。
作为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信号线分别与所述控制电机、下降检测探头和上升检测探头电连接。
作为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下降检测探头内部设有弹簧支撑触点,所述弹簧支撑触点用于根据重锤接触到料仓内物体表面后重力的减轻来控制下降检测探头信号的通与断。
作为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设有重力感应传感器,所述重力感应传感器用于对重锤接触到料仓内物体表面进行识别。
作为粉体物位间歇测量控制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显示仪表,所述显示仪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显示仪表用于显示料仓内的物位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福泉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能福泉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0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壳体
- 下一篇:地铁隧道病害智能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