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镶嵌式止推瓦镶嵌铆接机用的气缸滑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7763.0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6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法;陈文进;奚家军;崔婷;顾芳;吕凤斌;石娟;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创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B21J15/28;B21J15/20;B21J15/38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谈志成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镶嵌 式止推瓦 铆接 气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镶嵌式止推瓦镶嵌铆接机用的气缸滑块,包括床身、气缸和滑块,所述床身顶部设有压紧油缸,所述压紧油缸的油缸端头上固定有第一胎膜,所述床身上设有底座,所述气缸由左铆接油缸和右铆接油缸构成,所述左铆接油缸和右铆接油缸分别固定于底座的两端,所述左铆接油缸和右铆接油缸的油缸端头上均衔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螺丝分别与左铆接油缸和右铆接油缸的油缸端头锁紧固定,所述滑块上衔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备连接端、盘座和第二胎膜。本铆接机上的气缸滑块采用旋转式切换胎膜的方式,此方式,胎膜更换速度快、效率高,简化了传统更换胎膜的繁琐流程,避免了人工更换造成费时费力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镶嵌式止推瓦镶嵌铆接机用的气缸滑块。
背景技术
铆接机(也称之为铆钉机、旋铆机、铆合机、辗铆机等)是依据冷辗原理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铆接设备,就是指能用铆钉把物品铆接起来机械装备,主要应用于需铆钉(中空铆钉、空心铆钉、实心铆钉等)铆合之场合,常见的有气动、油压和电动,单头及双头等规格型号。
目前铆接机上的气缸滑块都上都固定有胎膜,通过气缸带动滑块,使得滑块胎膜上的零件与油压气缸胎膜上的零件衔接,达到铆接的效果,当铆接不同的零件时,需要人工对滑块上的胎膜进行拆装更换,流程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镶嵌式止推瓦镶嵌铆接机用的气缸滑块,解决了不同类型的铆接时,需要人工更换胎膜,流程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镶嵌式止推瓦镶嵌铆接机用的气缸滑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镶嵌式止推瓦镶嵌铆接机用的气缸滑块,包括床身、气缸和滑块,所述床身顶部设有压紧油缸,所述压紧油缸的油缸端头上固定有第一胎膜,所述床身上设有底座,所述气缸由左铆接油缸和右铆接油缸构成,所述左铆接油缸和右铆接油缸分别固定于底座的两端,所述左铆接油缸和右铆接油缸的油缸端头上均衔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螺丝分别与左铆接油缸和右铆接油缸的油缸端头锁紧固定,所述滑块上衔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备连接端、盘座和第二胎膜,所述设备连接端固定于滑块的顶部,所述第二胎膜焊接于盘座的一端盘面上,所述盘座的另一端盘面上焊接有锁紧套和连接套,所述滑块与盘座的连接端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滑块内设有第一设备槽和第二设备槽,所述第一设备槽和第二设备槽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设备槽内固定有电机,所述第二设备槽内固定有液压推动杆,所述电机的传动端贯穿第一通孔与锁紧套锁紧固定,所述液压推动杆的推动端贯穿第二通孔与连接套嵌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胎膜分布于盘座的四端,所述第二胎膜之间为不同大小的膜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分布于盘座的连接面的四端上,所述连接套与液压推动杆推动端的大小匹配一致。
优选的,所述液压推动杆按横向分布于第二设备槽内,所述液压推动杆与第二通孔和连接套的数量相同,所述液压推动杆的推动端与第二通孔和连接套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传动端上衔接有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与锁紧套位置对应且嵌合结构匹配一致,所述连接端头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锁紧套上设有第二固定孔。
(三)有益效果
本铆接机上的气缸滑块上衔接有多组不同类型胎膜的盘座,在对不同类型的零件铆接时,只需启动滑块内的电机,通过电机带动盘座转动,使得铆接的胎膜移动至铆接位置,再通过液压推动杆对胎膜进行限位固定,最后通过气缸带动滑块实现铆接,此结构的气缸滑块,在对不同类型的零件铆接时,可快速切换不同的胎膜,胎膜更换速度快、效率高,简化了传统更换胎膜的繁琐流程,避免了人工更换造成费时费力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创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创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7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抗皱型针织面料
- 下一篇:一种环境艺术用透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