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折流杆式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57442.0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7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勃;高磊;田鑫;国军;李晓明;崔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化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6 | 分类号: | F28D7/06;F28F9/013;F28F9/24 |
| 代理公司: | 沈阳友和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4 | 代理人: | 杨群;郭悦 |
| 地址: | 113122 辽宁省抚***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折流杆式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折流杆式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所述固定管板贯穿设有U型换热管的左端,所述U型换热管上设有多个折流圈筒,所述折流圈筒的外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外表面上下及前后端均设有滑道,所述折流圈筒之间贯穿设有多个拉杆,所述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管板及折流圈筒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拉杆上且在相邻两个所述折流圈筒之间滑动连接有定距管,中间所述拉杆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防震保护结构,改善介质流动状态,有效地减小壳程阻力,降低壳程压降,提高设备的换热效率,另外对支撑件的加强,防止流动对换热管的诱导振动,增加管束的整理刚性,提高管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壳式换热器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折流杆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中,主要采用弓形折流板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简单可靠、适应性强及加工制造方便等特点,但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特别是降低壳程压降、提高壳程的传热效率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传统管壳式换热器Z形流程折流板存在流动死区,流动阻力大,换热效率低。而折流杆式换热器壳程介质轴向流动,流动死区少,流动阻力小,大大降低了壳程压降,加上折流杆的扰流作用,提高了传热效果,因此近些年得到较多的使用。但现有折流杆式换热器是在每根换热管的四个方向上,由折流杆加以固定,折流杆焊在折流圈上,四个折流圈为一组,从四个方向夹紧换热管,用折流圈组成的管束支撑结构,这种结构在气液两相介质或气相介质中容易产生诱导振动破坏,并且管束整体刚性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管束易发生变形,检修时不易抽出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折流杆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但现有折流杆式换热器是在每根换热管的四个方向上,由折流杆加以固定,折流杆焊在折流圈上,四个折流圈为一组,从四个方向夹紧换热管,用折流圈组成的管束支撑结构,这种结构在气液两相介质或气相介质中容易产生诱导振动破坏,并且管束整体刚性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管束易发生变形,检修时不易抽出壳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折流杆式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所述固定管板贯穿设有U型换热管的左端,所述U型换热管上设有多个折流圈筒,所述折流圈筒的外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外表面上下及前后端均设有滑道,所述折流圈筒之间贯穿设有多个拉杆,所述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管板及折流圈筒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拉杆上且在相邻两个所述折流圈筒之间滑动连接有定距管,中间所述拉杆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防震保护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震保护结构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中间所述拉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销的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震板,所述防震板的右端设有护板,所述护板的上下表面右端与右端所述折流圈筒的右侧外表面之间连接有拉筋,所述护板上开设有供所述U型换热管贯穿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折流圈筒包括支撑圆筒,所述支撑圆筒的内部左右两端且与所述定距管接触的位置设有定位块,所述折流圈筒的内表面且在每根所述U型换热管的上下及前后四个方向上均设有折流板条,相邻两组所述折流板条相互垂直,所述折流板条形成网格状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U型换热管的右端U型位置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护板,所述U型换热管的右端U型位置与所述护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板的外表面左右两端开设有供所述U型换热管及所述拉杆贯穿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管板将U 型换热管的左端进行固定,并在U型换热管上设置折流圈筒进行固定及折流,并通过拉杆及定距管对折流圈筒进行固定,替代现有折流杆式换热器,改变传统结构,采用新的结构,介质在换热管外呈轴向脉冲式漩涡流动,改善了介质流动状态,相对于弓形折流板式换热器,有效地减小了壳程阻力,降低了壳程压降,从而在相同的压降下,提高了设备的换热效率,另外对支撑件的加强,防止了流动对换热管的诱导振动,增加了管束的整理刚性,提高了管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化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抚顺化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7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