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点源污染的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57401.1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0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甜甜;陈爱娇;裴俊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禹尚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孙路生 |
| 地址: | 20094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污染 生态 修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点源污染的生态修复系统,属于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拦水围隔,所述拦水围隔与水体驳岸之间形成一端封闭一端敞开的生态修复净化区域,所述生态修复净化区域包括生物填料工程、曝气富氧工程、生态浮床工程和人工湿地工程。由于汛期和老旧管道难以实施截污纳管,常规处理手段是化学加药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或者采用水处理设备进行净化,设备占用岸上用地且耗电多。本实用新型采用生物法处理点源污染,成本低、运行效果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技术措施全部位于水体中,实现点源污染原位修复,不占用岸上绿化或其他用地;同时露出水面的均为绿化植物,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源污染治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点源污染的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恶化多数是因为点源污染的排放造成的,随着截污纳管的实施,点源污染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多为旱季截污,汛期仍有少量污水进入水体影响水质,或因为老旧管道难以截污仍有污水排放,常规的处理手段是污水进入水体后采用化学加药法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或者采用水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处理,设备占用岸上用地且耗电多,不够生态环保。
而采用生态修复的方法进行净化处理是国内主流的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生态环保且具有景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点源污染的生态修复系统,该生态修复技术包含生物填料工程、曝气富氧工程、生态浮床工程和人工湿地工程。采用此种生物法处理点源污染,成本低、运行效果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技术措施全部位于水体中,实现点源污染原位修复,不占用岸上绿化或者其他用地;露出水面的均为绿化植物,有一定的景观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针对点源污染的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拦水围隔,所述拦水围隔与水体驳岸之间形成一端封闭一端敞开的生态修复净化区域,所述生态修复净化区域封闭端设置有点源污染口,所述生态修复净化区域内设置有生态浮床工程,所述生态浮床工程下方设置有生物填料工程,所述生物填料工程下方设置有曝气富氧工程,所述生态修复净化区域敞开端设置有人工湿地工程。
优选地,所述拦水围隔的设置高于常水位且材质为HDPE膜或者蓝藻拦截网。
优选地,所述生态浮床工程包括浮床框架、浮床网和浮床植物,所述浮床网固定在浮窗框架上,所述浮床植物位于浮床网上。
优选地,所述生物填料工程包括填料主体框架、填料支架、生物填料和填料框体支架。所述生物填料固定安装在填料支架上,所述填料支架纵向安装在填料主体框架上,所述填料主体框架底部活动安装填料框体支架,所述填料框体支架固定安装在生态修复净化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生物填料为绳型生物填料,外径80mm,材质为高效合成纤维。
优选地,所述曝气富氧工程包括曝气管道和曝气盘,所述曝气管道进气端与高压风机连通,所述高压风机固定放置在水体驳岸上,所述曝气盘固定安装在曝气管道上,所述曝气盘之间间距为1.5m,所述曝气盘与填料主体框架的底部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人工湿地工程包括人工湿地植物、种植基质、湿地填料、网框、湿地框架,所述湿地框架固定安装在生态修复净化区域内,所述湿地框架内设置有网框,所述网框内放置湿地填料,所述湿地填料顶部设置有种植基质,所述湿地植物种植与种植基质上。
优选地,所述种植基质高于常水位。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禹尚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禹尚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7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轴承注油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护结构的背包式雷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