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混凝土浇筑串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57122.5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7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雷威;吴勇;杨继武;张林;王厚林;仇志龙;张系峰;罗建华;曹业锐;张辉;陈公社;杨汉武;何进贵;万鹏;曹晓明;刘帅;高浪;冯民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杨洋 |
| 地址: | 7120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的混凝土浇筑串筒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混凝土浇筑串筒装置存在需人工现场徒手下放并安装至浇筑模型内,使用完后再拆卸,长度不可调整,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高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串筒组件、吊装单元、收放单元和多个自动收紧单元,可采用吊车吊车吊环将收缩在一起的串筒组件整体吊装到浇筑模型的上方,然后然后再通过卷扬机慢慢放长收放钢丝绳,使得串在一起的锥筒一节一节地下落,当每节下落到所需长度时,由自动收紧单元内的收紧钢丝绳拉紧次节不再下落,直到最下端的锥筒下落到需要的高度后,停止放长收放钢丝绳。浇筑完成时,只需对收放钢丝绳进行提拉,将所有锥筒收缩在一起,由吊车吊离浇筑模型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的混凝土浇筑串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混凝土浇筑中与浇筑面相距较高时采用的可伸缩浇筑串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已经成为较为重要的环节,浇筑时混凝土浇筑管道出口为混凝土泵车混凝土管道出口或混凝土泵管出口,当浇筑面距离地面较高或浇筑模板较高时,需在管道出口与浇筑面之间放置串筒,否则在混凝土从高处快速掉落下来时,会在浇筑点周围形成大量石子骨料,而灰浆则会被石子撞击到距离浇筑点较远的边缘,造成浇筑体的石子与灰浆混合不均匀,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导致混凝土产品不合格,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中,在浇筑点距离被浇筑面较高时,必须在二者之间放置串筒装置,让混凝土的灰浆包裹着石子骨料在串筒内向下运动,并在较低的落差处,到达浇筑面。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串筒装置需人工现场下放并安装至浇筑模型内,使用完后再予以拆卸。其缺点是长度不可调整,采用人工徒手施工,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混凝土浇筑串筒装置存在需人工现场徒手下放并安装至浇筑模型内,使用完后再拆卸,长度不可调整,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伸缩的混凝土浇筑串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可伸缩的混凝土浇筑串筒装置,包括串筒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
还包括吊装单元、收放单元和多个自动收紧单元;
所述串筒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大下小且可叠放的锥筒;且最上方锥筒上边沿对称设置两个吊装环,其余每个锥筒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固定环;最下方锥筒上边沿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固定环,其余每个锥筒对称设置钢丝绳限位座;所述第一固定环与钢丝绳限位座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环与钢丝绳限位座同位置设置;
吊装单元包括提升吊臂、设置在提升吊臂一端上方的吊车吊环、连接提升吊臂一端与两个吊装环的两个提拉钢丝绳;
收放单元包括设置在提升吊臂另一端的卷扬机、设置在提升吊臂一端的两个定滑轮、两个收放钢丝绳;两个所述收放钢丝绳的一端均与卷扬机连接,另一端均穿过各自对应的定滑轮以及位于定滑轮下方所有的钢丝绳限位座后与第二固定环连接;
每个自动收紧单元包括两个钢丝绳自动收紧件以及相应的收紧钢丝绳;多个所述自动收紧单元分别设置在除最下方锥筒外的其余锥筒上;两个所述钢丝绳自动收紧件对称设置在相应锥筒上边沿的第一固定环处;所述收紧钢丝绳的一端与钢丝绳自动收紧件相连接且可自动卷入钢丝绳自动收紧件内部,另一端与其下方锥筒的第一固定环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所述提拉钢丝绳可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吊臂一端为叉口状,所述定滑轮设置于叉口的两个端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定滑轮与卷扬机之间分别设有两个钢丝绳导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吊车吊环位于串筒组件与卷扬机在提升吊臂上的重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7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