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格构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4433.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尹太闯;高洁;卢志平;李晓珍;晏绍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F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江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矫娅琳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坡格构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格构梁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边坡及格构梁结构;所述边坡的坡面开挖有沟槽,所述沟槽由若干个交叉设置沟槽单元共同构成网格状,所述沟槽内砌建有所述格构梁结构;所述格构梁结构包括格构梁及中心格构梁单元块,若干个所述格构梁相互交叉排布且交叉处还砌建有所述中心格构梁单元块,并共同构成网格状,各所述格构梁分别由若干个主体格构梁单元块沿其长度方向砌建而成。本实用新型砌筑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防护领域,尤其是一种边坡格构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形成场地、铁路路基、公路路基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在边坡上搭建边坡格构梁结构。传统搭建边坡格构梁结构都是,首先,在边坡的坡面挖设较深的沟槽,然后,在沟槽内铺设钢筋笼并安装模板,再然后,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最后,等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这种边坡格构梁结构还需要拆除模板,费时费力,故需要设计一种方便搭建的边坡格构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边坡格构梁结构,搭建简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边坡格构梁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边坡及格构梁结构;所述边坡的坡面开挖有沟槽,所述沟槽包括多条横竖交叉的沟槽单元且共同构成网格状,所述沟槽内砌建有所述格构梁结构;所述格构梁结构包括横向格构梁和竖向格构梁,若干个所述横向格构梁与若干个所述竖向格构梁相互交叉排布且交叉处还砌建有中心格构梁单元块,并共同构成网格状,各所述横向格构梁和竖向格构梁分别由若干个主体格构梁单元块沿其长度方向砌建而成。
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主体格构梁单元块分别包括第一下半模块和砌建在所述第一下半模块之上的第一上半模块,所述第一下半模块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沿对应所述横向格构梁或对应所述竖向格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下半混凝土预留槽,所述第一上半模块的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沿对应所述横向格构梁或对应所述竖向格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上半混凝土预留槽,所述第一下半混凝土预留槽和第一上半混凝土预留槽共同构成第一混凝土预留区;各所述中心格构梁单元块分别包括第二下半模块和砌建在所述第二下半模块之上的第二上半模块,所述第二下半模块包括下模板及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有四个且对称形成于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的四角处,所述第二上半模块包括上模板及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有四个且对称形成于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四个所述下支撑柱和四个所述上支撑柱第二混凝土预留区;所述第一混凝土预留区和第二混凝土预留区内共同浇注有混凝土。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下半模块和第一上半模块之间具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混凝土连接层;所述第二下半模块和第二上半模块分别具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混凝土连接层。
按以上技术方案,位于各所述横向格构梁或竖向格构梁中间位置的其中一个所述主体格构梁单元块的第一上半模块为预留后期砌建第一上半模块。
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第一上半模块的上表面且沿对应所述横向格构梁或竖向格构梁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导流边,各所述导流边分别沿对应所述横向格构梁或竖向格构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各所述第二上半模块的上表面的四角分别对称形成有四个导流块;各所述导流边和各所述导流块共同构成导流槽。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边坡格构梁结构,格构梁结构砌建在沟槽内,格构梁结构包括横向格构梁和竖向格构梁,若干个横向格构梁与若干个竖向格构梁相互交叉排布且交叉处还砌建有中心格构梁单元块,并共同构成网格状,各横向格构梁和竖向格构梁分别由若干个主体格构梁单元块沿其长度方向砌建而成,即格构梁结构通过若干个主体格构梁单元块和若干个中心格构梁单元块依次砌建而成,需要挖的沟槽不需要过宽,能放下主体格构梁单元块和若干个中心格构梁单元块即可,搭建简单,无需拆除模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边坡格构梁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边坡格构梁结构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4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大锚头装置
- 下一篇:普速铁路轨旁信号设备拼装式维护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