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联轴节挠度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4046.2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2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庆麟;方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双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邱雨家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联轴节 挠度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部件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性联轴节挠度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弹性联轴节,所述定位柱外壁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竖直设置,所述卡槽与所述弹性联轴节的内壁相匹配,所述弹性联轴节内壁的凸部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工作台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所述弹性联轴节上设置有抵接块,所述驱动组件抵紧在所述抵接块上并推动所述抵接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联轴节挠度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检测方便,测量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部件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联轴节挠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一般由蒸汽机、柴油机、燃气轮机、牵引电动机等动力机械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在传动装置中需要用到弹性联轴节,联轴节又称联轴器,是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部件。弹性联轴器在动力传动轴系中,除了满足传递动力的要求外,还可以起到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弹性联轴器由于包括弹性元件,能满足轴系的变形,同时还具有吸振的功能,因此,其挠度性能对弹性联轴器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挠度检测仪对各类部件进行挠度检测,如公告号CN211504583U、专利名称为“一种辊体挠度测量检测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辊体挠度测量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下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一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的第一电动液压推杆上端连接滑套,所述的滑套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的滑套内侧连接夹持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端连接第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的第三电动液压推杆前端与第一支撑杆上端之间连接有导轨,所述的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挠度检测仪。
现有的挠度检测装置结构复杂,在对弹性联轴节进行挠度检测时,无法对弹性联轴节进行较好的定位固定,导致测量过程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弹性联轴节挠度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检测方便,测量结果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弹性联轴节挠度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弹性联轴节,所述定位柱外壁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竖直设置,所述卡槽与所述弹性联轴节的内壁相匹配,所述弹性联轴节内壁的凸部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工作台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所述弹性联轴节上设置有抵接块,所述驱动组件抵紧在所述抵接块上并沿水平方向推动所述抵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弹性联轴节的挠度时,将弹性联轴节套设在定位柱上,使其内壁的凸部卡接在定位柱上的卡槽内,从而使弹性联轴节与定位柱相对固定,避免试验过程中弹性联轴节绕定位柱旋转,影响测量结果,使驱动组件抵接在弹性联轴节上端的抵接块上,启动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沿水平方向推动抵接块,对推块缓慢施加压力至试验要求,由于抵接块设置在弹性联轴节上端,沿水平方向对抵接块施加压力,使弹性联轴节在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上受力,从而实现在试验压力的作用下,对弹性联轴节的挠度进行测量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联轴节挠度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定位柱对弹性联轴节进行限位,固定效果好,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联轴节包括固定环、节体一和节体二,所述节体一与所述节体二相邻且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节体一和所述节体二沿所述弹性联轴节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节体一与所述节体二外壁上,所述节体一沿所述弹性联轴节径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节体二沿所述弹性联轴节径向方向的长度,所述节体二凸出所述节体一的部分形成所述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双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双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4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