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防撞梁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3605.8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苏振;陈宏玺;杨保记;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宋波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防撞梁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连接装置。该前防撞梁连接装置包括防撞梁安装板(1)和防撞梁连接板(3)。防撞梁安装板(1)安装于前防撞梁(2)上。防撞梁连接板(3)连接于防撞梁安装板(1)。其中,防撞梁连接板(3)背离防撞梁安装板(1)的一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环形突出的连接翻边(31),前大梁封板(4)和前大梁(5)连接于连接翻边(31)。前防撞梁连接装置设计单一防撞梁连接板(3)使零件数量减少。且防撞梁连接板(3)、前大梁封板(4)、前大梁(5)通过一体化进行刚性连接,避免端口形变,保证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防撞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前防撞梁对于汽车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前防撞梁位于车身钣金结构最前端,后部通过螺栓连接前纵梁。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安全事故时,前防撞梁能够有效地吸收正面碰撞冲击力,通过前防撞梁将能量传递给前纵梁,前纵梁吸收能量并传递给后部车身结构,因此前防撞梁连接结构要求设计牢固,避免失效。
现有车型中,汽车前防撞梁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防撞梁安装板上。防撞梁连接板a与前大梁封板焊接后点焊在防撞梁安装板上,防撞梁连接板b与前大梁焊接后点焊在防撞梁安装板上。据此,防撞梁连接板分为两块且前大梁封板和前大梁分别焊接到其中一个上。这导致零件数量多,零件小,工装上不易定位,导致零件焊接精度差,影响防撞梁装配。同时因为零件数量增加,模具费用也相应增加,管理与防错成本增加。零件数量多,两块防撞梁加强板平面度难控制,易出现防撞梁安装挡孔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防撞梁连接装置,该前防撞梁连接装置设计单一防撞梁连接板使零件数量减少。且防撞梁连接板、前大梁封板、前大梁通过一体化进行刚性连接,避免端口形变,保证结构强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连接装置。其包括防撞梁安装板和防撞梁连接板。所述防撞梁安装板安装于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板连接于所述防撞梁安装板。其中,所述防撞梁连接板背离所述防撞梁安装板的一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环形突出的连接翻边,前大梁封板和前大梁连接于所述连接翻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翻边向背离所述防撞梁安装板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导向边,所述导向边向所述连接翻边的内侧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向边的倾斜角度为25°,延伸的长度为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向边为四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翻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翻边为圆筒形结构或者正方形框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防撞梁安装板为薄板结构,所述防撞梁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2个螺纹孔,以通过将螺栓连接固定于所述前防撞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防撞梁连接板也为薄板结构,所述防撞梁安装板和所述防撞梁连接板通过点焊固接于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防撞梁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以便提高所述防撞梁安装板的安装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防撞梁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以便提高所述防撞梁连接板的安装精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前防撞梁连接装置设计单一防撞梁连接板使零件数量减少。且防撞梁连接板、前大梁封板、前大梁通过一体化进行刚性连接,避免端口形变,保证结构强度。减少了开模成本。两个防撞梁连接板改为一个,平面度得以控制,避免了安装挡孔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3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板式换热器装置
- 下一篇:双环后部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