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灯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2321.7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3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卫鑫;甘博;黎海;吴文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0 | 分类号: | B60Q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灯 安装 结构 | ||
1.一种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围外板(1)、D柱上连接板(2)和后组合灯罩(3);
所述侧围外板(1)连接于所述后组合灯罩(3)的前部,所述D柱上连接板(2)设置于所述侧围外板(1)和所述后组合灯罩(3)连接处的后侧;
所述侧围外板(1)的下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尾灯安装沿(1-1),其前部为尾灯尖端开口位置(1-2);
所述后组合灯罩(3)的前部为尾灯尖端(3-1)、其延伸于所述尾灯尖端开口位置(1-2),所述后组合灯罩(3)的正面具有沿其横向设置台阶形式的第一面(3-2),第二面(3-3)和第三面(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3-2)和所述第二面(3-3)、所述第三面(3-4)与横向形成拔模角α(3-5),所述拔模角α(3-5)为3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组合灯罩(3)的前部具有第一安装孔(3-9),所述后组合灯罩(3)的中部具有第一定位孔(3-6)、第二定位孔(3-7)和第三定位孔(3-8),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孔(3-7)至所述第三定位孔(3-8)的距离为85mm,所述第二定位孔(3-7)至所述第一定位孔(3-6)的距离为85mm,所述第三定位孔(3-8)至所述第一定位孔(3-6)的距离为1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组合灯罩(3)的上端设有向所述D柱上连接板(2)延伸的翻边(3-10),并和所述D柱上连接板(2)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边(3-10)包括平直段(3-11)和设置于所述平直段(3-11)两侧的锯齿凸出段(3-12),所述平直段(3-11)的高度为5mm,所述锯齿凸出段(3-12)的高度为18mm,所述锯齿凸出段(3-12)的宽度为18mm-26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边(3-10)和所述D柱上连接板(2)焊接,焊点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灯尖端(3-1)的前部尖角β为30°,所述后组合灯罩(3)的前部上沿设有第一焊点(3-13),用于和所述侧围外板(1)上方连接,所述后组合灯罩(3)的前部下沿设有第二焊点(3-14),用于和所述侧围外板(1)下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焊点(3-13)至所述尾灯尖端(3-1)的距离为120mm,所述第二焊点(3-14)至所述尾灯尖端(3-1)的距离为7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外板(1)靠近所述后组合灯罩(3)的区域设有L型翻边(1-3),用于和所述后组合灯罩(3)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外板(1)的L型翻边(1-3)与车身Y向的角度为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23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机械混砂设备
- 下一篇:一种对流散热型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