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2037.X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8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魏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俊明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4/7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王仁飞 |
地址: | 515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连接 接头 | ||
本实用提供一种线路连接接头,包括插头件和插孔件两种独立的组件。接头由生成有插接通道的座体和金属插接件组成。座体通道的两端具有一个前端开口和至少一个后端开口,后端开口的外部生成连接的突环结构。金属插接件的至少一端为柱状,从突环结构向外延伸露出并连接电路的导体。座体可以生成至少两个通道结构,呈平行或“T”字形排列布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使电路插接件配件组装更加容易,提高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电气连接配件产品。
背景技术
各种电器、玩具等电子产品需要大量的线路联接,包括提供电源、电子电路的衔接功能。这些电子组件、电源组件往往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或电子电路版上,因此,需要通过导线和可插接的连接接头进行连接。为保证导线与连接接头之间的导体部分不直接裸露,防止发生线路触碰或环境潮湿造成的短路、放电情况,需要在导线裸露端和连接头的导体部分外包覆绝缘层,最常用的是热缩绝缘护套。热缩绝缘护套经过加热后整体收缩,紧贴并包裹住导线和连接头的连接处。对于由绝缘材料外壳包裹导体材料组成的插接块、排线等连接配件来说,由于导体材料直接从绝缘外壳内部伸出,而热缩绝缘护套只能套装到导体材料与绝缘外壳的交界位置。当其受热收缩时,护套的前端会向后收缩,因而会使导体材料与绝缘外壳交界位置的一段不被包覆,使相邻的导体材料之间容易产生短路或放电。这种结构和工艺上的不足对于电子产品的长期使用是有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连接接头,在接头的绝缘材料座体与导体材料连接位置生成环状体,作为热缩绝缘护套贴合的结构。以克服现有线路连接接头结构上的缺陷,杜绝相邻线路的导体材料之间由于绝缘性不足产生的短路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路连接接头,包括插头件和插孔件,均由座体和金属插接件组成。座体生成插装金属插接件的通道,通道两端具有一个前端开口和至少一个后端开口。后端开口的外部生成连接的突环结构,金属插接件的一端为柱状,从突环结构向外延伸露出。
插头件是包括座体和柱状金属插接件,金属插接件从座体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均有突出的主动型连接头。插孔件是包括座体和柱状金属插接件,金属插接件末端从座体的后端开口延伸露出、首端隐藏在座体前端开口内的被动型连接头。插头件的金属插接件插入插孔件的前端开口内,与插孔件的金属插接件贴合接触,使连接在两个金属插接件末端的导线电气连通。使用时将导线与金属插接件焊接或螺丝固定连接,并在相应的连接部分套装热缩绝缘护套,并进行热缩包裹。插头件和/或插孔件生成的突环提供了热缩绝缘护套一端进行贴合的结构,经过加热收缩后的绝缘护套一端能够紧密地将突环包覆住,同时将导线与金属插接件的连接部分完全包裹,消除现有连接接头的金属插接件总有一段裸露的现象。最大程度地防止裸露部分容易发生的短路和绝缘不足的放电现象。
作为一种选择,上述结构的线路连接接头,插头件、插孔件座体前端开口为两个,平行或成“T”字形布置。
前端开口设置为两个,提供一种双导线连接的接头,具有同时为两路电子电路连通的性能。两个金属插接件之间采用“T”字形的布置,使插头件和插孔件之间的插装方向唯一,防止由于颠倒插接方向而发生电路连接错位的情况。方便导线连接、稳定连接效果。
作为另一种选择,上述结构的线路连接接头,插头件、插孔件座体前端开口至少为三个,平行布置。
本实用新型插头件、插孔件的多孔插接结构,是对排线插接头的改进,同时为更多平行的电子电路提供连通的作用。由于排线插接头的外形尺寸通常较小,各个金属插接件之间的往往非常靠拢,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电子线路导线连接点之间的绝缘,克服了现有排线插接头的绝缘性能不足、稳定性不能满足长期使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当然可以适用于单独生插头件,作为电子电路连接的组件,与其它安装在电路板或设备上的插孔部分进行联接。也当然适用于单独生产插孔件,安装在电路板等,作为电路联接的接合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俊明,未经魏俊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2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