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针刺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1689.1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4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巩瑞贤;巩俊廷;张加滋;王佳慧;陈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5/15;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周春 |
地址: | 255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保护装置 | ||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针刺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头端开设有开口,保护套外侧上端对称设置有端板,端板与端板相邻一侧设置有贯穿端板的凹槽,端板远离凹槽一端连接有侧板,侧板下端连接有翘板,侧板与翘板之间的角度呈钝角,本申请将侧板与翘板连接成一体形成带有支点的翘动结构,当需要激活时,按动翘板,使得端板分离,进而使得穿刺针进入保护套,保护套内的空腔等结构使得穿刺针位于保护套内,松开翘板,两块端板闭合,进而使得本申请被完全激活。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针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穿刺针在使用完毕后,如不妥善保护针尖,容易发生针刺伤害。这些器具在使用后往往携带的病毒,发生针刺伤害后容易造成医护人员感染。
现有技术的措施是,在穿刺针上设置防针刺保护装置,能够在使用后有效保护针尖,防止在用后处置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害。
为了在使用后能够顺利实现防针刺保护作用,现有技术的防针刺保护装置一般设置开口结构,并使开口制尽量顺滑,以便顺利激活。
现有技术的缺点:按照产品使用要求,防针刺保护装置需要具备:
1)容易激活;2)激活后容易识别;3)激活后不易失效;4)不易误激活四个特征。
现有技术的防针刺保护装置所设置的开口结构,以及其顺滑的表面,在有利于激活的同时,也容易造成误激活,即在穿刺针还未临床使用时便已被激活,针尖被抽回针尖保护套内,以致于无法继续临床使用,延误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防针刺保护装置。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防针刺保护装置,利用翘板结构,使得防针刺保护装置可以包覆穿刺针,进而避免穿刺针从保护装置中脱落,并且,产品被误激活后,可以将穿刺针从保护装置内取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防针刺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头端开设有开口,保护套外侧上端对称设置有端板,端板与端板相邻一侧设置有贯穿端板的凹槽,端板远离凹槽一端连接有侧板,侧板下端连接有翘板,侧板与翘板之间的角度呈钝角。
进一步的,侧板与翘板连接处与保护套活动连接,当按压翘板时,翘板带动侧板进而带动端板分离。
进一步的,保护套外周设置有凸起,侧板与翘板之间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连接板,连接板包覆凸起进而使得侧板与翘板连接处与保护套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保护套头端的开口向下延伸形成空腔,空腔下端体积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开口边缘呈圆弧形,开口向保护套尾端方向的体积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保护套尾端设置有贯穿保护套尾端的矩形空槽,使得穿刺针的导管能够穿过矩形空槽但穿刺针的针翼无法穿过保护套尾端,矩形空槽截面面积大于空腔尾端截面面积,矩形空槽连通空腔。
进一步的,凹槽呈半圆形,两块端板的凹槽组成一个圆形孔。
进一步的,端板和侧板呈直角的角度连接。
进一步的,侧板、连接板与翘板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矩形空腔侧边封闭,矩形空腔截面面积大于穿刺针的导管截面面积,使得穿刺针的导管能够穿过矩形空槽但穿刺针的针翼无法穿过保护套尾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1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快速定位机构
- 下一篇:天然气自力式调压阀免清洗过滤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