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危重患者院间转运多功能固定单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50257.9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栋;李凡;孙朋霞;刘继海;魏长云;蔡梦歆;李树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01 | 分类号: | A61G1/01;A61G1/04;A61F5/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张卫武 | 
| 地址: | 10073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危重 患者 转运 多功能 固定 | ||
1.危重患者院间转运多功能固定单,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单包括:
转运单本体(1);
集成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侧面的绑扎带组件(2);以及
集成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侧面的粘带组件;
所述绑扎带组件(2)一端与所述转运单本体(1)连接、所述绑扎带组件(2)另一端朝向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外侧延伸;
所述粘带组件一端与所述转运单本体(1)连接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底部,所述粘带组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外侧延伸;
所述转运单本体(1)通过所述绑扎带组件与转运床的围栏固连;
所述粘带组件分为三组,三组所述粘带组件分别为位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上部的前胸部粘带组(3)、位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中部的腹部粘带组(4)、以及位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下部的腹股沟粘带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患者院间转运多功能固定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被配置为长度大于宽度的长圆形结构或矩形结构;
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上端具有呈圆弧结构的头枕部(101),且所述头枕部(101)内部填充有硅胶,所述头枕部(101)的厚度大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患者院间转运多功能固定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带组件(2)包括:
部分延伸至所述转运单本体(1)边缘处的底部的绑扎带连接结构;以及
通过固定环(203)与所述绑扎带连接结构连接的绑扎带(204);
所述绑扎带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带(201),所述连接带(20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边缘处的底部;
与所述连接带(201)和转运单本体(1)均连接的固定带(202),所述连接带(201)通过所述固定带(202)与所述转运单本体(1)固连;以及
连接于所述连接带(201)远离所述转运单本体(1)一端的端部的固定环(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重患者院间转运多功能固定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带组件(2)包括四个绑扎带连接结构和四根绑扎带(204);
四个所述绑扎带连接结构对称布置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侧面,且四个所述绑扎带连接结构靠近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中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重患者院间转运多功能固定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胸部粘带组(3)包括:
靠近所述头枕部(101)、并对称布置于所述头枕部(101)两侧的第一粘带(301);以及
布置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上部位置、并对称布置于所述转运单本体(1)两侧的第二粘带(302);
所述第一粘带(301)一端延伸至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底部并与所述转运单本体(1)固连、另一端倾斜向外延伸;
所述第二粘带(302)一端延伸至所述转运单本体(1)的底部并与所述转运单本体(1)固连、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
所述第一粘带(301)和所述第二粘带(302)均采用魔术贴;
一侧的所述第一粘带(301)与相对一侧的所述第一粘带(301)粘贴固定、一侧的所述第二粘带(302)与相对一侧的所述第二粘带(302)粘贴固定;或
一侧的所述第一粘带(301)与相对一侧的所述第二粘带(302)粘贴固定、一侧的所述第二粘带(302)与相对一侧的所述第一粘带(301)粘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02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刺激设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动称重系统用快速进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