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0046.5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6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凡;郑兴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B7/09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朱萍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晶屏 导电 粒子 检测 光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粒子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集光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集光组件具有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光源、第一集光镜、第二集光镜以及第一胶合组;成像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内部,所述成像组件具有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带通截止镜、第一管镜、第二胶合组、第二管镜、分光镜、微分干涉棱镜以及物镜;线阵相机,其设置在所述成像组件的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第一管道内设置的集光组件,在第一管道内设置的成像组件以及自动对焦模块实现了液晶屏的自动检测功能,其检测速度更快,检测精准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粒子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是决定液晶显示器亮度、对比度、色彩、可视角度的材料,液晶面板价格走势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器的价格,液晶面板质量、技术的好坏关系到液晶显示器整体性能的高低,随着人们对液晶面板的需求日益提高,制造厂商对于液晶面板缺陷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对液晶面板生产过程中检测工序往往是通过人工检测,因此存在检测工序工作量大,检测结果无法保证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的侧边,并且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内部连通;
集光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集光组件具有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光源、第一集光镜、第二集光镜以及第一胶合组;
成像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内部,所述成像组件具有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带通截止镜、第一管镜、第二胶合组、第二管镜、分光镜、微分干涉棱镜以及物镜;
线阵相机,其设置在所述成像组件的底端。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所述集光组件还包括集光镜场镜,所述集光镜场镜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内并处于所述第一胶合组的上方。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所述集光组件还包括光栏,所述光栏设置在所述集光镜场镜与所述第一胶合组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还包括自动对焦模块,所述自动对焦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一管道的对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第一管道内设置的集光组件,在第一管道内设置的成像组件以及自动对焦模块实现了液晶屏的自动检测功能,其检测速度更快,检测精准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的剖视图;
图中,主体1、集光组件2、线阵相机4、自动对焦模块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光源8、第一集光镜9、第二集光镜10、第一胶合组11、带通截止镜12、第一管镜13、第二胶合组14、第二管镜15、分光镜16、微分干涉棱镜17以及物镜18、集光镜场镜19、光栏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液晶屏导电粒子检测的光学镜,包括:主体1、集光组件2、成像组件、线阵相机4以及自动对焦模块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0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空式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带金属贯通嵌件的注塑结构及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