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检修用线束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49267.0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5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吕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掖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3/03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734300 甘肃省张***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检修 用线束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检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力检修用线束分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底板、安装槽、内螺纹、螺杆、外螺纹、壳体、隔板、凹槽、弹簧、夹板、防护垫、顶板和螺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该线束分离装置便于固定的功能,解决了一般线束分离装置不便于固定的问题,能够方便人们对线束进行分离固定,通过方便对该线束分离装置进行固定,以便进行下次电力检修,减轻了人们的工作压力,满足了人们的工作需求,提高了该线束分离装置的工作效率,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修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检修用线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在对电力进行检修时,线束过多过杂,不便于人们工作,需要使用线束分离装置进行线束分离,但是,现有的线束分离装置并不便于固定,无法有效的对线束进行分离固定,从而致使线束过于杂乱,影响了人们进行电力检修,增加了人们的工作压力,没有满足人们的工作需求,降低了线束分离装置的工作效率,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力检修用线束分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一般线束分离装置不便于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力检修用线束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力检修用线束分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背面开设有插线口,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出线口,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壳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栓。
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风机机构,所述风机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形状大小与螺杆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螺杆通过安装槽与底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的形状大小与外螺纹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安装槽和螺杆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数量为八个,且每四个夹板为一组,且两组夹板以隔板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螺栓孔,且螺栓孔的形状大小与螺栓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螺栓为一组,且两组螺栓以顶板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形状大小与螺栓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风机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风机机构以顶板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掖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张掖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49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