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加工用低温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48869.4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4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韦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蓝林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刘志敏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工用 低温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加工用低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净化箱、控制面板、入料口和搅拌杆,反应釜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反应釜主体外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反应釜主体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吸气风机,反应釜主体外部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主体外部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的净化箱,混料结束后,吸气风机会将反应釜主体内部的有害气体通过导管输入净化箱内部,然后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第一净化板与第二净化板,使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可以被第一净化板与第二净化板过滤净化,然后使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网排出,则可以实现反应釜内部有害气体的净化,避免有害气体直接排放造成空气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氨酯加工用低温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中,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及其它复合材料,聚氨酯是由氨基甲酸酯连接的有机单元组成的聚合物。虽然大多数聚氨酯是热固性聚合物,加热时不会熔化,但是聚氨酯也有热塑性。因为聚氨酯含有两种单体,它们一种接一种地交替聚合,所以它们被归类为交替共聚物。其用于制备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平均每个分子含有两种或多种官能团。聚氨酯用于制造高弹性泡沫座椅、硬质泡沫隔热板、微孔泡沫密封件和垫圈、耐用的弹性轮和轮胎(如过山车、自动扶梯、购物车、电梯和滑板轮)、汽车悬挂衬套、电气灌封化合物、高性能粘合剂、表面涂层和表面密封剂、合成纤维(如氨纶)、地毯衬垫、硬质塑料部件(如电子仪器)、避孕套和软管,在聚氨酯加工就会用到低温反应釜。
现有的聚氨酯加工用低温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开闭操作复杂,且密封效果较差,使对其使用时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加工用低温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开闭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加工用低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净化箱、控制面板、入料口和搅拌杆,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主体外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反应釜主体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吸气风机,所述反应釜主体外部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反应釜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反应釜主体外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板,所述入料口外部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套,所述反应釜主体外部一侧的底端安装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净化箱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气网,净化箱可以实现对反应釜内部气体的净化作用,避免有害气体排入空气造成空气的污染。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净化板,所述净化箱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净化板。
优选的,所述螺旋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螺旋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旋杆,螺旋杆与螺旋套螺纹相啮合,则螺旋杆可以在螺旋套内部移动。
优选的,所述螺旋杆的顶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可以在导向套内部滑动,使其可以实现对压板的导向作用。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外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杆,所述活动支杆的一侧设置有刮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聚氨酯加工用低温反应釜,通过在密封盖板的一侧设置的压板,密封盖板盖在入料口顶端后,可以在螺旋套内部转动螺旋杆,使螺旋杆可以在螺旋套内部移动,并使螺旋杆可以带动压板移动,使压板可以通过导向杆在导向套内部的导向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压板可以压在密封盖板的顶端,从而实现对密封盖板的限位,实现对入料口的密封封闭,同理可对其打开,则可以方便的实现反应釜的开闭操作,使对其使用时较为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蓝林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蓝林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48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