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制剂检测用溶液萃取预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44722.8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8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香;何遵卫;秦云;姚庆;李昌瑜;程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世纪久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3/82 | 分类号: | B01F33/82;B01D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龙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制剂 检测 溶液 萃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检测用溶液萃取预混装置,涉及萃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初步混合箱、第一预混组件以及第二预混组件,初步混合箱内腔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预混组件与第二预混组件,该装置使用时第一预混组件与第二预混组件分别将萃取剂存储罐以及原料存储罐中储存的物质通过雾化喷头喷出,被雾化的后的萃取剂以及原料成为液态小颗粒状,此外,由于第一预混件与第二预混件与水平面均形成一定夹角,二者形成的水雾相互交融,使萃取剂与原料能够充分融合,避免混合不均影响萃取效果的情况,该装置经过初步混合箱的混合后的萃取剂与原料混合体进入到二次混合箱后被搅拌器再次搅拌,有利于进行下一步萃取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萃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制剂检测用溶液萃取预混装置。
背景技术
萃取是一种常用分离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组分在不相容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或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性不同来分离混合物,萃取过程无化学变化,是一个物理过程,萃取的方法多样,包括液-液萃取(或抽提)、液-固萃取(或浸取)、气-液萃取和气-固萃取等,萃取分离用途广泛,可应用于实验室中目标样品的制备与纯化,也可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如化学、冶金、原子能、食品、石油炼制中。
但是由于现有原料和萃取剂的加入方式多为直接输入萃取设备中,由于萃取剂与原料分层速度快,直接加入萃取设备后的萃取剂与原料很难搅拌均匀,导致萃取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检测用溶液萃取预混装置,解决了传统萃取装置萃取剂与原料混合不均导致萃取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药制剂检测用溶液萃取预混装置,包括初步混合箱、第一预混组件以及第二预混组件,所述初步混合箱内腔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预混组件与第二预混组件,所述第一预混组件包括环形喷管,所述环形喷管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且环形喷管中心位置正上方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顶部驱动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环形喷管之间通过连接架形成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环形喷管一侧壁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侧串接有增压器。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喷管为闭合环状管道,所述雾化喷头沿环形喷管下表面呈环状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混组件与第二预混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一预混组件与第二预混组件下表面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三十度。
进一步的,所述初步混合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斗,所述导料斗在Y轴的截面上形状为“漏斗”状,且导料斗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底部连通有二次混合箱,所述二次混合箱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器,且二次混合箱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搅拌器的一端贯穿二次混合箱一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初步混合箱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萃取剂储存罐与原料储存罐,所述萃取剂储存罐与原料储存罐正面均通过管道串接有压力泵,两个所述压力泵均通过管道与第一预混组件、第二预混组件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初步混合箱正面开设有观察窗,且初步混合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检测用溶液萃取预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世纪久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世纪久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44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求救用氦气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煤灰库底取灰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