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燃料乘用车氢瓶组安装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40160.X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增;江源;吴洁;樊旭东;王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明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 | 分类号: | B60K15/07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乘用车氢瓶组 安装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燃料乘用车氢瓶组安装框架,包括框架底座,所述框架底座顶部外壁设置有四个弧形架,所述弧形架内壁活动连接有抱箍主体,所述抱箍主体两端分别焊接有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所述连接带一内壁活动连接有双U型包边橡胶垫一,所述双U型包边橡胶垫一内部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带二内壁活动连接有双U型包边橡胶垫二,所述双U型包边橡胶垫二内部开设有卡位孔,所述卡位孔圆周内壁活动连接有T型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框架底座可以用于固定在乘用车后备箱的底板上,框架底座左右两侧为U型槽钢及加强梁焊接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框架底座框架处设有加强板,增大安装框架结构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氢瓶组安装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燃料乘用车氢瓶组安装框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氢燃料乘用车领域,为了保证乘用车的正常行驶,需要将乘用车驱动所需的氢瓶安装在乘用车上,但是目前在对氢瓶进行安装时,只能对特定规格的氢瓶进行安装,并且不便于对氢瓶进行快速地拆卸。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441140.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氢燃料商用车供氢系统的高压氢瓶安装结构,包括高压氢瓶、双头螺栓和安装框架,所述高压氢瓶均匀安装在安装框架的架腔内,所述安装框架的架腔内均匀焊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中部焊接有螺杆,所述高压氢瓶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撑座。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氢燃料商用车供氢系统的高压氢瓶安装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只能对特定规格的氢瓶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使得安装使用的灵活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氢燃料乘用车氢瓶组安装框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氢燃料乘用车氢瓶组安装框架,包括框架底座,所述框架底座顶部外壁设置有四个弧形架,所述弧形架内壁活动连接有抱箍主体,所述抱箍主体两端分别焊接有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所述连接带一内壁活动连接有双U型包边橡胶垫一,所述双U型包边橡胶垫一内部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带二内壁活动连接有双U型包边橡胶垫二,所述双U型包边橡胶垫二内部开设有卡位孔,所述卡位孔圆周内壁活动连接有T型套,所述T型套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螺栓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一和锁紧螺母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抱箍主体内壁、连接带一内壁和连接带二内壁包裹有同一个氢瓶主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底座顶部外壁设置有传感器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U型包边橡胶垫一内部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双U型包边橡胶垫一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导柱,两个所述导柱顶部外壁设置有同一个拉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动板顶部内壁和双U型包边橡胶垫一一侧外壁卡接有同一个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导柱底部外壁设置有同一个卡位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U型包边橡胶垫二一侧外壁设置有锥形齿条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氢燃料乘用车氢瓶组安装框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框架底座可以用于固定在乘用车后备箱的底板上,框架底座左右两侧为U型槽钢及加强梁焊接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框架底座框架处设有加强板,增大安装框架结构的强度,通过设置有弧形架可以对氢瓶主体底部进行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明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明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40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可调节高度的弧形吊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PC钢棒用退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