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器封装结构及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8859.2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8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洋;林炎楷;郑茂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2345 | 分类号: | H01S5/02345;H01S5/0225;H01S5/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田露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惠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器 封装 结构 | ||
1.一种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1),所述基板(11)具有第一表面;
所述基板(11)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从所述第一表面到远离所述基板(11)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发光芯片(12)、光学缓冲片(13)及均光片(14);所述发光芯片(12)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光学缓冲片(13)和所述均光片(14)并出射至所述激光器封装结构的外部;
所述光学缓冲片(13)在所述发光芯片(12)和所述均光片(14)之间具有预定厚度;
填充材料(15),所述填充材料(15)环绕填充在所述光学元件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12)上设置有多个出光孔,相邻所述出光孔的平均间距为L,所述光学缓冲片(13)的预定厚度为3L~6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缓冲片(13)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均光片(14)具有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或者所述第一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折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缓冲片(13)靠近所述均光片(14)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微凹面(131),所述微凹面(131)内填充设置有透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光学缓冲片(13)的折射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缓冲片(13)靠近所述均光片(14)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微凹面(131),且所述光学缓冲片(13)靠近所述均光片(14)的表面连接有透光层(1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片(14)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微凸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12)具有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的尺寸与所述光学缓冲片(13)的尺寸及所述均光片(14)的尺寸均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12)靠其一侧设置有发光芯片电极(122),所述发光芯片电极(122)与所述基板(11)电连接;
所述光学缓冲片(13)的第一侧及所述均光片(14)的第一侧均与所述发光芯片电极(122)平齐设置,所述光学缓冲片(13)的第二侧及所述均光片(14)的第二侧均与所述发光芯片(12)远离所述发光芯片电极(122)的另一侧平齐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12)与所述基板(11)的第一表面之间通过第一粘接层(16)连接;所述发光芯片(12)与所述光学缓冲片(13)之间、以及所述光学缓冲片(13)与所述均光片(14)之间均通过第二粘接层(17)连接。
11.一种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器封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88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