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瓶防灌装气泡下药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8541.4 | 申请日: | 202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邓磊;王云;田锡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6 | 分类号: | B67C3/26;B67C3/2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方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瓶防 灌装 气泡 下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瓶防灌装气泡下药嘴,包括下药管,所述下药管呈一端开口设置,所述下药管的外壁一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下药管呈垂直设置,所述下药管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凸起部的外壁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一侧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一端与下药管内部连通,所述下药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盖,所述第一连接盖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下药管一端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一端与穿孔一端连通,所述凸起部设置在圆孔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传统下药嘴的结构,使下药嘴在对玻瓶进行灌装时,能够减少气泡的产生,不去轻易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瓶灌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瓶防灌装气泡下药嘴。
背景技术
玻璃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包装容器,玻璃也是一种很有历史的包装材料。在很多种包装材料涌入市场的情况下,玻璃容器在饮料包装中仍占有着重要位置,这和它具有其它包装材料无法替代的包装特性分不开。
在玻瓶进行灌装时,会使用到下药嘴,现有的多数下药嘴,在对玻瓶进行灌装时,会形成气泡,影响产品质量。申请号为CN202010560089.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清除气泡功能的灌装设备,其通过在固定块和出料管之间设置除泡机构,该灌装设备通过除泡机构可实现了清除气泡的功能;但是,该装置中的除泡机构结构复杂,不便于使用。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减少气泡产生的玻瓶防灌装气泡下药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瓶防灌装气泡下药嘴,通过改变传统下药嘴的结构,使下药嘴在对玻瓶进行灌装时,能够减少气泡的产生,不去轻易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瓶防灌装气泡下药嘴,包括下药管,所述下药管呈一端开口设置,所述下药管的外壁一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下药管呈垂直设置,所述下药管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凸起部的外壁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一侧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一端与下药管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药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盖,所述第一连接盖设置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盖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呈环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药管一端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一端与穿孔一端连通,所述凸起部设置在圆孔一端。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盖,所述第二连接盖设置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盖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设置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药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盖,所述第三连接盖设置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盖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截面设置为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药管、连通管、凸起部、通孔和穿孔配合使用,使下药嘴在对玻瓶进行灌装时,能够减少气泡的形成,不会轻易的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更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盖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药管;2、连通管;3、凸起部;4、通孔;5、穿孔;6、第一连接盖;7、第一凹槽;8、圆孔;9、第二连接盖;10、第二凹槽;11、第三连接盖;12、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85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投影机
- 下一篇:简易止水带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