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压风袋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38279.3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为益(天津)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E21F1/06;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耐高压风袋,包括风筒本体、第一保护层、帆布层、第二保护层、第一连接筒、T型转动杆、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齿轮、第一滑动杆、工型滑动杆、第二滑动杆、弹簧、骨架、支撑柱、第二连接筒、插接板和插接孔。通过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的设置,通过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的作用,使得风筒本体外壁通过玻璃纤维的耐高温的特性,风筒本体的耐高温能力得到提升,而风筒本体内部通过聚酯纤维较好的弹性恢复特性,进而提升风筒本体的耐压能力,在支撑柱的作用下,使得骨架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进而再一次提升风筒本体承受负压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高压风袋。
背景技术
风袋又名风筒,风筒是指局部通风用的一种主要的导风装置。根据制造材料的不同,有帆布、人造革、塑料及橡胶等柔性风筒和铁皮、铝板制成的金属风筒。柔性风筒的重量轻,连接与悬吊都很简单,但通风阻力大;金属风筒通风阻力小,但占用井巷断面积较大。
现有的柔性风筒在使用时,并没有相对应拼接机构,使得两个风筒的连接处易出现漏风,且现有的柔性风筒的抗压性较差,进而使得整个柔性风筒的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耐高压风袋。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耐高压风袋用于解决现有的柔性风筒在使用时,并没有相对应拼接机构,使得两个风筒的连接处易出现漏风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耐高压风袋,包括风筒本体与拼接机构,所述风筒本体为多层结构,所述风筒本体由外而内依次为第一保护层、帆布层以及第二保护层,所述风筒本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筒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风筒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筒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拼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筒、T型转动杆、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齿轮、第一滑动杆、工型滑动杆、第二滑动杆、弹簧、第二连接筒和插接板,所述第一连接筒内部的空腔内固定安装齿轮,所述第一连接筒安装齿轮的空腔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连接筒内部的另一个空腔内滑动连接工型滑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层为玻璃纤维制成,所述第二保护层为聚酯纤维制。
进一步地,所述风筒本体内壁与骨架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内壁固定来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空心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筒螺纹连接T型转动杆,所述T型转动杆与第一滑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侧壁齿槽啮合齿轮,所述第二滑动板侧壁的齿槽啮合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板侧壁贴合第一滑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端与工型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型滑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杆位于第一连接筒安装工型滑动杆的空腔内套接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筒侧壁与插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板对称设有插接孔。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拼接机构,解决了现有的风筒在拼接处出现漏风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第一连接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骨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风筒本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为益(天津)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乐为益(天津)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8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