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上置式扭杆安装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37485.2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3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祥;李涛;赵卓;阴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 |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及其 上置式扭杆 安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上置式扭杆安装座,该上置式扭杆安装座的本体上设置有构架安装附座和扭杆安装附座;在横向投影面内,所述构架安装附座位于所述扭杆安装附座的上方;所述构架安装附座具有竖向设置的构架安装面,且具有横向贯通所述构架安装面设置的螺纹紧固件安装孔;所述扭杆安装附座具有横向设置的扭杆安装面,且具有竖向贯通所述扭杆安装面设置的螺纹紧固件安装孔;所述构架安装附座、所述扭杆安装附座和所述本体一体成型。本方案通过结构优化,可规避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维修和更换操作不便的问题,并符合模块化设计趋势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上置式扭杆安装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上置式抗侧滚扭杆与构架之间的连接结构,大多为弯板类结构,并与构架间焊接固定。受其自身不可拆卸的特点限制,存在零部件维修和更换困难的缺陷。同时,亦无法实现无扭杆转向架与有扭杆转向架的互换,不符合模块化设计的发展理念。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轨道车辆用上置式扭杆的安装座进行结构优化,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上置式扭杆安装座,通过结构优化可完全规避维修和更换操作不便的问题,符合模块化设计趋势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置式扭杆安装座,所述上置式扭杆安装座的本体上设置有构架安装附座和扭杆安装附座;在横向投影面内,所述构架安装附座位于所述扭杆安装附座的上方;所述构架安装附座具有竖向设置的构架安装面,且具有横向贯通所述构架安装面设置的螺纹紧固件安装孔;所述扭杆安装附座具有横向设置的扭杆安装面,且具有竖向贯通所述扭杆安装面设置的螺纹紧固件安装孔;所述构架安装附座、所述扭杆安装附座和所述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扭杆安装附座设置为两个,分别用于与上置式扭杆的垂向连杆下端接口适配;在水平投影面内,所述本体的底部呈具有中空区域的环状体,两个所述扭杆安装附座形成于所述环状体上横向相对的位置处。
优选地,两个所述扭杆安装附座,均位于所述本体的前后对称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构架安装附座为对称设置的四个,分别用于与构架侧梁接口适配;所述本体具有自所述环状体的前、后端侧分别向上形成的延伸体,且两个所述延伸体与所述环状体形成顶部敞口的垂向连杆容纳空间,四个所述构架安装附座形成于两侧的所述延伸体上。
优选地,四个所述构架安装附座,相对于所述本体的前后对称中心镜像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延伸体均倾斜设置,以形成上大下小的所述垂向连杆容纳空间。
优选地,四个所述构架安装附座与其中一个所述扭杆安装附座,位于所述环状体的在横向上的同侧。
优选地,四个所述构架安装附座包括两个上构架安装附座和两个下构架安装附座,两个所述上构架安装附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延伸体的顶部,两个所述下构架安装附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延伸体的下部,且位于所述垂向连杆容纳空间的外侧。
优选地,两个所述延伸体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形成的过渡部,两个所述下构架安装附座分别位于相应侧所述过渡部的端部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和设置在转向架上的上置式扭杆,还包括如前所述上置式扭杆安装座,所述上置式扭杆的垂向连杆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扭杆安装附座上,所述上置式扭杆安装座的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转向架的构架侧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7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