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共烧陶瓷双工器的低通带滤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37297.X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2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希拉米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3H7/46 |
| 代理公司: | 苏州曼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6 | 代理人: | 孙霞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陶瓷 双工器 低通带 滤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共烧陶瓷双工器的低通带滤波结构,包括:靠近公共端口的第一电容结构,靠近低频段输出端口的第三电容结构,靠近第二接地端口的第四电容结构,靠近第一接地端口的第五电容结构,位于第四电容结构和高频带通输出端口之间的第一电感结构,位于第一电感结构上方的第二电感结构,靠近第三接地端口的第四电感结构,位于第一电容结构和第四电感结构之间的第二电容结构,以及位于第三电容结构和第五电容结构之间的第三电感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低通带滤波结构,采用2阶的设计,在带外形成2个传输零点,可达到带外高抑制的要求;且低温共烧陶瓷双工器可达到小型化的目的,可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共烧陶瓷双工器的低通带滤波结构。
背景技术
双工器是异频双工电台,中继台的主要配件,其作用是将发射和接收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工作。它是由两组不同频率的高频通带滤波器组成,避免本机发射信号传输到接收机。在双工器的应用上,不仅要求双工器的低通带滤波结构(即低频通带滤波器)能带外高抑制,而且要求整个双工器的体积尽可能小,能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共烧陶瓷双工器的低通带滤波结构,所述低温共烧陶瓷双工器包括:陶瓷基体,设于陶瓷基体外侧壁上的第一接地端口、公共端口、第二接地端口、高频带通输出端口、第三接地端口和低频段输出端口,以及设于陶瓷基体内部的多个电路层;
所述高频带通输出端口、第三接地端口和低频段输出端口位于陶瓷基体的同一侧,且第三接地端口位于高频带通输出端口和低频段输出端口之间;第一接地端口位于低频段输出端口对侧,且第一接地端口与低频段输出端口正对;公共端口位于第三接地端口对侧,且公共端口与第三接地端口正对;第二接地端口位于高频带通输出端口对侧,且第二接地端口与高频带通输出端口正对;
所述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与低频段输出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低频段信号的低通带滤波结构(即低频通带滤波器);
所述陶瓷基体内部介于公共端口与高频带通输出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分离出高频段带通信号的高通带滤波结构(即高频通带滤波器);
所述低通带滤波结构位于高通带滤波结构下方;
所述多个电路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六个电路层:第一电路层至第六电路层;
所述低通带滤波结构包括:靠近公共端口的第一电容结构,靠近低频段输出端口的第三电容结构,靠近第二接地端口的第四电容结构,靠近第一接地端口的第五电容结构,位于第四电容结构和高频带通输出端口之间的第一电感结构,位于第一电感结构上方的第二电感结构,靠近第三接地端口的第四电感结构,位于第一电容结构和第四电感结构之间的第二电容结构,以及位于第三电容结构和第五电容结构之间的第三电感结构;
所述第一电容结构包括:位于第二电路层的第一电容基片,以及位于第四电路层的第二电容基片;第一电容基片、第二电容基片都与公共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结构包括:位于第三电路层的第三电容基片,以及位于第四电路层的第四电容基片;
所述第三电容结构包括:位于第二电路层的第五电容基片,位于第三电路层的第六电容基片,位于第四电路层的第七电容基片,位于第五电路层的第八电容基片,以及位于第六电路层的第九电容基片;第五电容基片、第七电容基片、第九电容基片都与低频段输出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结构包括:位于第二电路层的第十电容基片;
所述第五电容结构包括:位于第一电路层的第十一电容基片,位于第二电路层的第十二电容基片,位于第三电路层的第十三电容基片,位于第四电路层的第十四电容基片,位于第五电路层的第十五电容基片,以及位于第六电路层的第十六电容基片;第十二电容基片、第十四电容基片、第十六电容基片都与第一接地端口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希拉米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希拉米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7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