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同轴负载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5179.5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顾亚;李红花;张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禹龙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6 | 分类号: | H01P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维冀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97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同轴 负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负载,属于微波射频技术领域,包括第二壳体、内壳体、绝缘子、内导体、压套以及第一壳体;内壳体第一端与第二壳体连接;绝缘子内置于内壳体内,绝缘子上设有连接器插针;连接器插针的一端为插针头,另一端为插接孔;内导体内置于内壳体内,内导体内设有芯片;连接器插针经过渡插针与芯片连接;压套内置于内壳体内,且抵顶在绝缘子和内导体之间;第一壳体连接在内壳体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同轴负载,在绝缘子与内导体之间设置压套,能够防止绝缘子在冷收缩时掉落,导致的连接器插针位置的错位,避免连接器插针虚接,保证整体的工作性能,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射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负载。
背景技术
同轴负载是微波无源单口器件,被广泛地应用于微波设备和微波电路中。同轴负载的主要功能是全部吸收来自传输线的微波能量,改善电路的匹配性能,同轴负载通常接在电路的终端,故又称作终端负载或匹配负载。在微波系统中,同轴负载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空置端口信号泄漏﹑系统间的相互干扰,是射频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同轴负载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
目前的同轴负载,由于各配合部件之间热膨胀系统差异的问题,造成配合部件之间接触不可靠,导致同轴负载工作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同轴负载,旨在解决各配合部件之间连接不可靠,造成的负载工作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射频同轴负载,包括:第一壳体、内壳体、绝缘子、内导体、压套以及第二壳体;内壳体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绝缘子内置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绝缘子上设有连接器插针;所述连接器插针的一端为插针头,另一端为插接孔;内导体内置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内导体内设有芯片;所述连接器插针经过渡插针与所述芯片连接;压套内置于所述内壳体内,且抵顶在所述绝缘子和所述内导体之间;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内壳体的第二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有内卡槽,所述内壳体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内卡槽对应的外卡槽,所述内壳体通过卡簧与所述第二壳体卡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壳体的内壁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止挡所述压套的第一止挡台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壳体的内壁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还设有止挡所述绝缘子的第二止挡台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套与所述内导体的外径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套的中心孔径小于所述内导体的中心孔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内壳体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插针与所述芯片相连的一端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对称的两侧分别设有倒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倒角上还设有U形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器插针的圆周面上设有限位所述绝缘子的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同轴负载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射频同轴负载,在绝缘子与内导体之间设置压套,通过第一壳体对内导体的轴向力,经压套传递到绝缘子上,对绝缘子实现可靠的止挡和限位,进而能够提高与绝缘子连接的连接器插针的径向和轴向位置的可靠性,防止绝缘子在冷收缩时掉落,而导致的连接器插针位置的错位,避免连接器插针虚接,进而保证整体的工作性能,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禹龙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禹龙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5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结构安装设备
- 下一篇:射频同轴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