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34888.1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刘杰;陈兰忠;杨学柏;李华;刘海鹏;张曙光;罗彦平;侯冲;张军凤;李中波;李翠;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大连中车铁龙集装化技术装备研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化工销售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54 | 分类号: | B65D90/54;B65D90/00;B65D90/02;B65D88/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集装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箱门;导向结构,包括两个凸起结构,两个凸起结构间隔设置于箱体内并位于箱门的两侧,每个凸起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箱体的设置有箱门的侧壁连接,每个凸起结构的第二侧边与箱体的底壁连接;其中,在远离箱门至靠近箱门的方向上,两个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并且,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两个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装箱的容积较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大宗干散粒货物如合成树脂散装集装箱运输时,其卸货方式一般是通过集装箱卸料口以自重方式不下车卸料。这种方式,需要在箱体内部底板设置脊背满足自重卸料时的物料安息角,利用货物自身重力作用卸出。
在相关技术中,集装箱的底部设置有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卸货口,进行卸货时,打开双侧卸货口进行卸货。但是上述结构在进行卸货时,货物是受重力卸出的,为了保证货物不残留,集装箱内部的地面必须高于卸货口,且有一定的角度,这会导致集装箱的内部容积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集装箱的容积较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箱门;导向结构,包括两个凸起结构,两个凸起结构间隔设置于箱体内并位于箱门的两侧,每个凸起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箱体的设置有箱门的侧壁连接,每个凸起结构的第二侧边与箱体的底壁连接;其中,在远离箱门至靠近箱门的方向上,两个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并且,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两个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箱门和导向结构均为多个,每个箱门对应一个导向结构,相邻的两个箱门之间设置的两个凸起结构相互连接,集装箱还包括遮挡板,凸起结构包括板体,遮挡板遮挡设置在两个板体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遮挡板和板体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集装箱还包括支架,板体连接于支架上,支架的第一侧边和箱体的设置有箱门的侧壁连接,支架的第二侧边与箱体的底壁连接。
进一步地,集装箱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连接于相互连接的两个凸起结构和箱体的底壁之间,支撑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支架上,支撑件的第二端连接于箱体的底壁。
进一步地,支撑件与箱体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在45°至90°之间。
进一步地,箱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集装箱还包括多个连接板,连接板连接于箱体的侧壁和板体之间并遮盖凹槽。
进一步地,连接板和与连接板连接的板体之间的夹角范围在120°至180°之间。
进一步地,板体为三角形平板,支架包括三角形框架和位于三角形框架内的连接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集装箱,集装箱为上述的集装箱。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箱体上设置有箱门,两个凸起结构间隔设置在箱门的两侧。在远离箱门至靠近箱门的方向上,两个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并且,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两个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通过上述的设置,凸起结构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在平行于箱门的方向上,凸起结构的截面积由靠近箱门至箱体的内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在垂直于箱门的方向上,凸起结构的截面积由箱体的顶部至箱体的底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集装箱被顶起一定角度后(箱门处于较低的位置),货物能够通过箱门流出,并且由于设置了凸起结构,货物能够在凸起结构的作用下全部流出。凸起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保证集装箱的容积。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装箱的容积较小的问题。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货物的流出更加容易,避免有货物残留在集装箱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大连中车铁龙集装化技术装备研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化工销售分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大连中车铁龙集装化技术装备研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化工销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48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集装箱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