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3615.5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均;贺智榆;周鑫;刘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后路 开门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型装置,包括椎板固定板、侧块固定板和连接板,椎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棘突固定板,棘突固定孔,棘突固定孔为长条孔,通过螺钉实现将整个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型装置固定在椎板开口处,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整个成型装置,替代传统的缝线悬吊法,不仅操作相对简单,提高手术效率,且使整个成型装置固定更加牢靠,避免成型装置脱离椎板;通过螺钉与棘突固定孔的配合,实现将棘突固定板与棘突的外侧壁固定,并进行适当的加压固定,将棘突固定在椎板上,促进骨愈合,完成对棘突的重建;棘突固定孔为长条孔,有利于根据棘突的具体位置选择合适的进针点,方便螺钉固定,提高整个成型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疾病的一种重要的外科手术,如治疗颈椎管狭窄,因其操作相对简单,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统的椎板的固定方式是缝线悬吊法,连接线捆扎固定椎板,操作相对困难的同时可能出现固定不稳定,连接线可能出现切出、断裂或者延伸的现象,导致手术后椎板愈合效果不佳: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并没有对棘突重建,且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中的固定板只是对椎板进行固定作用,并没有促进椎板骨质愈合功能,导致术后出现诸多问题,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型装置,便于操作固定,固定稳定可靠,解决了现有的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并没有对棘突重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型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椎板固定板和侧块固定板,椎板固定板和侧块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椎板固定板和侧块固定板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连接板与椎板固定板端部的连接端高于连接板与侧块固定板端部的连接端;
椎板固定板上贯穿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固定螺钉的第一安装孔;侧块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固定螺钉的第二安装孔;
椎板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倾斜的棘突固定板,棘突固定板的倾斜角度与棘突外壁的倾斜角度相匹配,棘突固定板上贯穿设置有棘突固定孔,棘突固定孔为长条孔,棘突固定孔的贯穿方向与棘突固定板端面垂直,棘突固定孔的长度方向与棘突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同向;
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呈“L”形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架、连接板和椎板固定板之间形成用于卡合椎板的第一卡扣;
侧块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与侧块固定板之间形成用于固定侧块的第二卡扣。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均与侧块固定板垂直,两个第二安装孔为间隔均匀的竖向排列。
进一步地,第一卡扣呈“U”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支撑块的竖直端面与侧块固定板下表面之间的角度为90°。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棘突固定孔均为沉头螺纹孔。
进一步地,椎板固定板、侧块固定板、连接板、棘突固定板、支撑架和支撑台的材料均为钛板。
进一步地,椎板固定板、侧块固定板、连接板、棘突固定板、支撑架和支撑台为一体化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3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