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双弹簧圈肺动脉止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3346.2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6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平;袁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52305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弹簧 肺动脉 止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双弹簧圈肺动脉止血器,包括导管本体、导丝、第一弹簧圈、第一推送丝、第二弹簧圈和第二推送丝;导管本体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的出口设于导管本体的远端,导管本体上开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侧孔,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侧孔的远侧,第三通道的出口位于第二通道的出口的远侧;导丝穿插于第一通道内;第一弹簧圈和第一推送丝穿插于第二通道内,第一推送丝连接于第一弹簧圈的近端;第二弹簧圈和第二推送丝穿插于第三通道内,第一推送丝连接于第二弹簧圈的近端。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远端血流供应,为缝合破裂血管争取了时间,避免了长时间阻断血管形成血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双弹簧圈肺动脉止血器。
背景技术
在肺部手术者,尤其是微创手术,分离肺动脉及分支是手术成功,保证患者术中、术后安全的关键步骤。在肺动脉手术中,有时会出现肺动脉发生破裂的情况,此时需要立即对血管进行缝合。目前,肺动脉血管进行缝合大都采用血管钳阻断血管破口后进行缝合,然而,通过血管钳阻断血管破口后,无法向血管的远端供应血液,因而必须分秒必争缝合血管,有时甚至转开胸手术,增加手术难度和病人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收双弹簧圈肺动脉止血器,以保证远端血流供应,为缝合破裂血管争取时间,避免长时间阻断血管形成血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双弹簧圈肺动脉止血器,包括导管本体、导丝、第一弹簧圈、第一推送丝、第二弹簧圈和第二推送丝;
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设于导管本体的远端,导管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侧孔,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的出口均设于导管本体的侧部,且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侧孔的远侧,第三通道的出口位于第二通道的出口的远侧;
所述导丝穿插于所述第一通道内,用于将导管本体导入血管;
所述第一弹簧圈和第一推送丝穿插于所述第二通道内,第一推送丝连接于第一弹簧圈的近端,用于将第一弹簧圈从第二通道的出口推出或拉回;
所述第二弹簧圈和第二推送丝穿插于所述第三通道内,第一推送丝连接于第二弹簧圈的近端,用于将第二弹簧圈从第三通道的出口推出或拉回。
进一步地,所述导丝从导管本体的外端穿入第一通道;
所述导管本体的外部设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推送丝从所述第一支管穿入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推送丝从所述第二支管穿入所述第三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导丝、第一推送丝和第二推送丝均采用钢丝。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本体上靠近第一通道的出口的远侧设置有不透X光的第一标记,导管本体上靠近第二通道的出口的近侧设置有不透X光的第二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之间的距离为1.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设于导管本体的中心,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分别位于第一通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本体开设有侧孔的一段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两侧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之间的区域,各所述凹槽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侧孔。
进一步地,所述侧孔设于对应凹槽的中间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人民医院,未经东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3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