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封堵球囊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3216.9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8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锋;姚敏;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封堵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封堵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内开设导丝腔和注气腔,所述导管前端设置球囊,所述球囊与注气腔连通,所述导管的侧壁开设导丝穿口,所述导丝穿口与导丝腔连通;锁定接头,所述锁定接头前端连接软管,所述锁定接头后端连接二通阀;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前端与导管后端固定连接;以及通堵机构,所述通堵机构前端与金属管后端连接,所述通堵机构后端与软管连接。可以通过通堵机构将金属管与软管之间形成气流断路,然后从软管上拆下锁定接头,内窥镜即可依次经过导管、金属管、通堵机构以及软管之后从人体取出,增强医生的可操作性,使得手术操作更加多样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封堵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气道、泌尿道等疾病比较普遍。临床操作时医生通常使用低压封堵球囊导管配合相关手术,在实现消化道、气道、泌尿道等人体造影以及封堵后监测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市场上对此类球囊的需求量也一直呈增长的趋势。
现有的低压封堵球囊导管,如图1所示,包括导管10、球囊20、联接件30、支撑丝组件60、锁定接头40以及二通阀50;目前市场上的低压封堵球囊导管只有导管段能自由通过内窥镜钳道孔,而联接件、支撑丝组件以及锁定接头则无法通过内窥镜钳道孔,导致内窥镜与低压封堵球囊必须同时存在于人体,会影响医生手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压封堵球囊导管,解决现有球囊导管在内窥镜手术过程中,球囊在充气之后内窥镜不能通过球囊导管上的联接件、支撑丝组件以及锁定接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通过一种低压封堵球囊导管,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内开设导丝腔和注气腔,所述导管前端设置球囊,所述球囊与注气腔连通,所述导管的侧壁开设导丝穿口,所述导丝穿口与导丝腔连通;
锁定接头,所述锁定接头前端连接软管,所述锁定接头后端连接二通阀;
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前端与导管后端连接固定连接、以使金属管与导管的注气腔连通;以及通堵机构,所述通堵机构前端与金属管后端连接,所述通堵机构后端与软管连接,所述通堵机构连通、以使导管注气腔与软管连通;所述通堵机构封堵、以使软管与导管注气腔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通堵机构包括拉管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设置在金属管后端;
所述拉管包括插入管和外置管,所述外置管与软管连接,所述插入管前端侧壁开设多个进气孔,所述拉管前端进气孔穿过密封圈进入金属管内、以使金属管与拉管形成气流通路,所述密封圈与插入管侧壁形成密封配合;所述拉管后拉至进气孔位于密封圈内、以使金属管与拉管之间形成气流断路。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管前端设置挡块、以限制插入管后拉时从密封圈中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管与外置管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管的外径小于外置管的外径、以使插入管与外置管之间形成装配台阶,所述外置管的外径与导管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低压封堵球囊导管,可以通过通堵机构将金属管与软管之间形成气流断路,然后从软管上拆下锁定接头,内窥镜即可依次经过导管、金属管、通堵机构以及软管之后从人体取出,增强医生的可操作性,使得手术操作更加多样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传统低压封堵球囊导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压封堵球囊导管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3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主轴立车自动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擦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