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31377.4 | 申请日: | 2021-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0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健 |
| 主分类号: | F16L3/11 | 分类号: | F16L3/11;F16L55/035;F16L3/20;E03F3/04;E0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 工程施工 抗震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架,包括箱体、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通过设置第二横板利用固定螺栓固定在墙体上,进而通过拉伸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中的杆体在筒体内滑动并通过旋转螺栓对杆体进行挤压限位,从而将第一横板利用固定螺栓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实现对抗震支架的三重支撑固定,起到了有效的抗震支撑效果,进而通过设置转盘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在第一螺杆的作用下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开始延箱体的底部的长条开口滑动,进而带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进行相对运动,使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对管道进行夹紧,从而完成对需要进行固定的管道进行固定限位的工作,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提高了安装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而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铺设,若将管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在发生地震时,往往容易发生坠落,从而引起安全事故,所以需要使用抗震支架对管道进行固定支撑,而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抗震支架在地震中应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抗震支架应根据其承受的荷载进行验算;组成抗震支架的所有构件应该采用成品构件,连接紧固件的构件应便于安装;保温管道的抗震支架限位应按照管道保温后的尺寸设计,且不应限制管道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
但现有的抗震支架结构简单,不具备多重支撑结构,抗震效果较差,不仅安装管道较为繁琐,降低了安装的工作效率,且现有抗震支架的固定结构不能够对其高度进行调节,不便于抗震支架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螺杆上对称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第一螺杆上对应右旋螺纹处螺纹套设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螺杆上对应左旋螺纹处螺纹套设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竖向贯穿箱体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竖板开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用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所述第二竖板竖向贯穿箱体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竖板上开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具,所述箱体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筒体、杆体和第一横板,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的结构和各部件规格均相同,所述箱体正上方设置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横板底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一端伸出螺纹套筒后与箱体顶部固定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杆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箱体内壁一侧,所述第一螺杆另一端横向贯穿箱体后固定连接有转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均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所述第一竖板上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杆上右旋螺纹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竖板上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杆上左旋螺纹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为半弧状且相互对应,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用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穿过的长条状开口,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通过长条状开口与箱体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通过铰接座与箱体顶部铰接,所述杆体滑动连接在筒体内,所述杆体一端伸出筒体后通过铰接座与第一横板铰接,所述筒体上开设有用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一横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健,未经梁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1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育苗前的拌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园林工程的苗木浇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