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穴压豆贴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0506.8 | 申请日: | 2021-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3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彩银;于红静;顾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齐军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穴 压豆贴敷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耳穴压豆贴敷器,包括粘贴筒,所述粘贴筒的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共有两根且对称布置,所述滑杆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相对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两组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粘贴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通槽,通过在粘贴筒上设置透视窗并在滑杆上设置刻度条,用户可以实时观察控制圆柄推进的幅度,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合理选择推进的幅度,克服了现有贴敷器不能观察控制按压幅度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穴压豆贴敷器。
背景技术
耳穴压豆贴敷器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用医疗器械,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目前临床上医务人员先用镊子将耳穴压豆贴揭下,然后用镊子贴在相应的穴位上,由于镊子尖端比较尖容易刺痛患者,有时甚至会刺破患者的耳朵发生危险,尤其贴敷耳甲艇的部位,由于耳甲艇比较深而狭窄,用镊子操作常会贴敷耳甲艇的侧壁上而导致对不准穴位,最终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现有的贴敷器不能很好的观察控制按压的幅度,按压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耳穴压豆贴敷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穴压豆贴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穴压豆贴敷器,包括粘贴筒,所述粘贴筒的内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共有两根且对称布置,所述滑杆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相对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两组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粘贴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粘贴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圆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粘贴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内径比滑杆的外径大,所述滑杆和滑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径比第一支撑杆的直径大,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一支撑杆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径比第二支撑杆的直径大,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二支撑杆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粘贴筒的前侧壁固定设置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的大小与粘贴筒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前侧壁固定设置有刻度条,所述扶手共有两个,且两者对称布置在粘贴筒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滑杆的相对一侧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部限位块,两组所述滑杆的相对一侧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部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滑杆和滑块,并在滑杆上设置上部限位块和下部限位块,可以限制滑块的运动幅度,防止损害用户,通过在粘贴筒上设置透视窗并在滑杆上设置刻度条,用户可以实时观察控制圆柄推进的幅度,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合理选择推进的幅度,克服了现有贴敷器不能观察控制按压幅度的弊端,按压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粘贴筒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杆滑块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0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浆纸制备用蒸煮罐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加工用点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