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28698.9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8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洋;邵维维;崔崤峣;李章剑;陈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7/00 | 分类号: | A6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贺杰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焦 声场 增强 换能器 | ||
1.一种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星形设置的3个换能器: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和第三换能器;
所述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之间的夹角为θ1,所述第二换能器和第三换能器之间的夹角为θ2,所述第一换能器和第三换能器之间的夹角为θ3,θ1、θ2和θ3均为15°-165°,且θ1+θ2+θ3=3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包括第一工作层,所述第二换能器包括第二工作层,所述第三换能器包括第三工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层的正面还设置有第一匹配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层的背面还设置有第一背衬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层的正面还设置有第二匹配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层的背面还设置有第二背衬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层的正面还设置有第三匹配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层的背面还设置有第三背衬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和第三换能器的中心频率分别为f1、f2、f3,f1、f2、f3均为1-30MHz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聚焦式声场增强换能器,其特征在于,θ1、θ2和θ3均为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86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