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24119.3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4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意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C01B2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7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套式碳 分子筛 装置 吸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包括吸附塔本体、观察窗本体、防护板和清理刷,所述吸附塔本体上设置有观察窗本体,且观察窗本体上开设有滑槽和连接槽,并且观察窗本体上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该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设置有防护板,工作人员需要对吸附塔本体工作进行观察时,打开观察窗本体上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转杆能够带动锥形齿轮转动,进而第一往复丝杆能够通过固定块带动防护板向上运动,从而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吸附塔本体的工作情况,在不要进行观察工作时,防护板能够与观察窗本体完全吻合,保证观察窗本体不会因为外界因素造成观察窗本体损坏,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
背景技术
制氮矿井氮气防灭火实质是向采空区氧化带内或火区内注入一定量的氮气,使其氧含量降到5%以下,达到防灭火和抑制瓦斯爆炸的目的,而制氮则需要使用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
而现在大多数的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现有的一些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吸附塔观察窗通常没有防护装置,长时间使用容易因为外界因素造成观察窗损坏,进而造成吸附塔无法进行工作;
二、现有的一些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不便于在使用吸附塔观察窗的同时能够对观察窗进行清理,长时间使用,观察窗表面会有大量灰尘等污染物影响人们进行准确的观察,进而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清理,十分麻烦,便捷性较差。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一些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其观察窗无防护装置,以及不便于在使用吸附塔观察窗的同时能够对观察窗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套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吸附塔,包括吸附塔本体、观察窗本体、防护板和清理刷,所述吸附塔本体上设置有观察窗本体,且观察窗本体上开设有滑槽和连接槽,并且观察窗本体上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螺栓固定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上焊接固定有锥形齿轮,并且锥形齿轮上焊接固定有第一往复丝杆,所述第一往复丝杆转动连接在滑槽内,且第一往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块,并且固定块上焊接固定有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上啮合连接有传动带,且传动带上啮合连接有第二转杆,并且第二转杆转动连接在观察窗本体上,所述第二转杆上焊接固定有锥形齿轮,且锥形齿轮上焊接固定有第二往复丝杆,并且第二往复丝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槽内,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衔接杆,且衔接杆上焊接固定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上焊接固定有清理刷。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大小相等,且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上均设置有两个锥形齿轮,并且锥形齿轮均对称分布在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上。
优选的,所述锥形齿轮设置有四组,且每组锥形齿轮有两个,并且锥形齿轮与第一往复丝杆和第二往复丝杆分别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高度与观察窗本体的高度相等,且防护板、固定块与滑槽构成限位滑动结构,并且固定块与滑槽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清理刷对称分布在观察窗本体上,且清理刷与观察窗本体的内壁相贴合,并且两个清理刷的长度之和与观察窗本体内壁的长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意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意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4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