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阿莫西林母液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23903.2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2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邦膜分离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2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莫西林 母液 废水 资源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阿莫西林母液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与处理箱连通的进污管,所述处理箱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漏斗,且漏斗顶部的四周均与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L型卡板,所述L型卡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收集框,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该阿莫西林母液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通过在处理箱中设置漏斗进行混凝沉降,利用收集框对沉降后的杂质进行收集,并且通过电机、螺纹杆和联结块的配合设置,可以对收集框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滤网斗悬空,将沉降污泥中的废水有效沥出,进而有效降低沉降污泥的含水量,为污水有效资源化利用提供便利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阿莫西林母液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把需要生产的药物的浓缩物即母液先生产出,以便于储存和节约空间,再将高效高浓度的药剂用几倍或少量的水兑成浓度较高的药液,最后通过进一步的稀释得到我们最终所需要的产品,相对于阿莫西林母液来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阿莫西林母液废水,作为一种具有难降解和具有生物毒性的一类有机废水,因其具有抗菌性结构和生物毒性,使得传统生物处理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降解,从而残留于水体中导致自然水体被污染。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法、吸附法、生物膜法和电化学氧化法等。
混凝法就是向阿莫西林母液废水中投放混凝药剂,使其中的胶体粒子和细微悬浮物脱稳,并聚集为数百微米以至数毫米的矾花,进而可以通过重力沉降或其他固液分离手段予以去除的废水处理技术,常规的固液分离手段就是直接利用污泥泵将沉降后的阿莫西林母液废水中的污泥抽出,这样抽出的污泥中仍然含有大量阿莫西林母液废水,给污水的有效资源化利用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阿莫西林母液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解决了常规的固液分离手段不能够保证阿莫西林母液废水的有效资源化,导致抽出的污泥中仍然含有大量阿莫西林母液废水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阿莫西林母液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与处理箱连通的进污管,所述处理箱正面的顶部通过铰链铰接有检修门,所述处理箱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处理箱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漏斗,且漏斗顶部的四周均与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L型卡板,所述处理箱内腔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且加固板的顶部与L型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卡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内腔前后两侧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左右两侧和收集框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滤网斗,所述滤网斗出料口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滤网斗出料的第一电磁控制阀门,所述处理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贯穿处理箱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的外表面通过轴承与处理箱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收集框背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联结块,且两个联结块的内表面均与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漏斗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一端贯穿处理箱并与排污管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污管的内部且位于排水管的左侧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排水管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排水管排水的第二电磁控制阀门。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左侧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箱内腔的底部,所述处理箱内腔底部的左侧且位于水泵进水管一端的外周固定连接有弧形滤网,所述弧形滤网远离处理箱内腔底部的一侧与处理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漏斗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漏斗的内表面且位于排水管的外周固定连接有隔离环罩,且隔离环罩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渗水网孔,所述处理箱正面的底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污泥泵,且污泥泵进料管一端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箱内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进污管固定安装在处理箱顶部的中部,所述处理箱的顶部且位于进污管的外周均连通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外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封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邦膜分离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绿邦膜分离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3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构件养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性石材加工用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