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冷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23440.X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曹开强;嵇焱成;陈通;张招东;刘伟;刘杨;吴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吴炳岐 |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板,它用于冷却发热部件,它包括冷却板体;其中,所述冷却板体具有至少两个依次相连并适于贴合在所述发热部件上的贴合板部,相邻的两个贴合板部之间设有折弯部;所述冷却板体中设有冷却流道、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并适于向所述冷却流道中注入冷却介质的进介质口以及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并适于排出所述冷却流道中的冷却介质的出介质口,所述冷却流道分布在所有所述贴合板部中,所述冷却流道呈蛇形分布。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与发热部件贴合的面积,能够提高对发热部件散热的性能,改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冷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等发热部件的冷却通常是使用液冷板来实现的,通常将液冷板贴合在发热部件的底部,液冷板中流动的冷却介质可以带走发热部件中的热量进而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但是,对于放电倍率高的电池或者纵向高度较高的发热部件,现有的液冷板仅能够贴合在发热部件的底部无法满足发热部件的散热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冷板,它能够增加与发热部件贴合的面积,能够提高对发热部件散热的性能,改善散热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冷板,它用于冷却发热部件,它包括冷却板体;其中,
所述冷却板体具有至少两个依次相连并适于贴合在所述发热部件上的贴合板部;
所述冷却板体中设有冷却流道、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并适于向所述冷却流道中注入冷却介质的进介质口以及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并适于排出所述冷却流道中的冷却介质的出介质口。
进一步,相邻的两个贴合板部之间设有折弯部。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冷却流道的具体布置方式,所述冷却流道分布在所有所述贴合板部中。
进一步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所述冷却流道呈蛇形分布。
进一步,所述液冷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进介质口的进液接头和连接在所述出介质口的出液接头。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冷却板体的具体形状,所述冷却板体具有3个所述贴合板部并呈U型结构。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冷却板体的具体结构,所述冷却板体包括流道板和围板;其中,
所述流道板具有与所述贴合板部一一对应并依次连接的流道板部;
所述围板具有与所述贴合板部一一对应的并依次连接的围板部;
所述冷却流道设于所述流道板部上;
对应的所述围板部密封贴合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流道板部上并盖住所述冷却流道后形成对应的所述贴合板部。
进一步,所述进介质口和所述出介质口均设于所述围板上,和/或所述围板为复合铝板。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流道板的具体结构,所述流道板为U型结构,所述流道板包括平直板和两块L型板,其中一块所述L型板的一边部焊接在所述平直板的左边部上,另一块所述L型板的一边部焊接在所述平直板的右边部上。
进一步提供另一种所述冷却板体的具体结构,所述冷却板体包括前堵头、后堵头和主板;其中,
所述主板具有与所述贴合板部一一对应并依次连接的分板部;
所述分板部中设有多个依次分布且贯通的通孔,相邻的通孔之间设有分隔筋;
所述前堵头连接在所述主板的前端部上并封堵住所述通孔的前端部;
所述后堵头连接在所述主板的后端部上并封堵住所述通孔的后端部;
所述分隔筋包括第一分隔筋和第二分隔筋,所述第一分隔筋和所述第二分隔筋依次交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3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板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头饰品用发网制造强度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