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22313.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6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周文;陈亚飞;陶魏峰;兰炳;袁昊;陈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02 | 分类号: | D01H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谢艳红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捻 装置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包括: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以竖直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纱筒,纱筒竖直固定在旋转装置上,且随旋转装置进行旋转,纱线从纱筒内侧引出;握持组件,握持组件固定设置于纱筒上端,握持组件包括两握持部,纱线从两握持部之间经过,两握持部对纱线进行握持,限制纱线以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旋转装置、纱筒和握持组件,旋转装置以竖直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纱筒固定设置在旋转装置上,随旋转装置进行旋转,握持组件通过两握持部对纱线进行握持,限制纱线进行旋转,从而纱线一端被握持,另一端旋转从而加捻,提高了加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
背景技术
纱线是由短纤维或者长丝束相互抱合或纠缠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外观性质且适合于织造加工的线性集合体。纱线是由短纤维或者长丝束相互抱合或纠缠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外观性质且适合于织造加工的线性集合体。加捻是成纱的必要手段,也是使纱线具有稳定性和可使用性的必要手段,是纱线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加捻作用直接影响纱线结构,几乎影响到纱线的所有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相应织物的性能。
通过锭子转动实现加捻的环锭纺是最为传统的加捻方法,然而现有技术中这种加捻方式加捻效率较低,无法批量快速加捻,影响纺纱速率和纺纱成本。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包括:
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以竖直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
纱筒,所述纱筒竖直固定在所述旋转装置上,且随所述旋转装置进行旋转,纱线从所述纱筒内侧引出;
握持组件,所述握持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纱筒上端,所述握持组件包括两握持部,纱线从两所述握持部之间经过,两所述握持部对纱线进行握持,限制纱线以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两所述握持部为两弹性夹片,纱线从两所述弹性夹片之间经过时,两所述弹性夹片至少局部产生弹性形变,对纱线进行握持。
进一步地,两所述握持部为两夹块,两所述夹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至少一个所述夹块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限制两所述夹块相互远离,纱线从两所述夹块之间经过时,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两所述夹块对纱线进行握持。
进一步地,两所述握持部包括两弹性夹片和两夹块,纱线经过两所述弹性夹片和两所述夹块;
纱线从两所述弹性夹片之间经过时,两所述弹性夹片至少局部产生弹性形变,对纱线进行握持;
两所述夹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至少一个所述夹块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限制两所述夹块相互远离,纱线从两所述夹块之间经过时,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两所述夹块对纱线进行握持。
进一步地,两所述弹性夹片竖直设置,且其中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纱筒顶端,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固定端可转动调节设置。
进一步地,两所述夹持端相互贴合时为正V型、倒V型、X型或腰型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2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生洁具干燥消毒箱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