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22212.0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8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邓三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三湘 |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H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训练 辅助 行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拐架,两拐架内侧相对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坐板;两坐板端部之间相互插接;两拐架底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架;拐架包括两个侧杆;两侧杆底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底端两侧均设有与行走轮架相配合的连接座;连接座底端一侧设有弹簧插销;两侧杆相对面之间设有轴杆。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拐架之间的坐板端部相互套接,并在拐架底端的两个行走轮架作用下,可供患者行走时移动式支撑,并且两个拐架侧面的坐板可拆卸分离,可供患者当拐杖使用,便于携带,适用不同地形的使用,通用性较强,满足了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是应用医学科学及其相关技术,最大限度的促进伤残患者的潜能,包括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等方面,使其重返社会。通俗的讲就是康复科是帮助伤残患者提高功能和能力的。
现有用于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一般为固定式结构的左支架、右支架和后支架,但在实际使用时,如遇到上坡、下坡或路面不平时,无法使用,但又无法对其进行拆卸使用,携带不便,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通过拐架、坐板和行走轮架的配合使用,可进行拆卸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行走组装置携带不便、无法适用不同地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拐架,
两所述拐架内侧相对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坐板;两所述坐板端部之间相互插接;两所述拐架底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架;
所述拐架包括两个侧杆;两所述侧杆底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两侧均设有与行走轮架相配合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端一侧设有弹簧插销;两所述侧杆相对面之间设有轴杆。
进一步地,所述坐板一端两侧面之间开有与轴杆相配合的轴孔;所述轴孔内部且位于轴杆周侧面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坐板远离轴孔一端侧面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端部周侧面设有弹珠插销;所述坐板远离插杆一侧设有与插杆相配合的插孔;所述坐板下表面开有与插孔相互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弹珠插销相互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架包括与连接座相互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连接杆一侧设有与弹簧插销相配合的插销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底端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设有撑垫。
进一步地,两所述侧杆相对面之间且位于轴杆顶部设有限位杆;两所述侧杆顶部之间设有抓取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拐架、坐板和行走轮架的配合使用,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拐架之间的坐板端部相互套接,并在拐架底端的两个行走轮架作用下,可供患者行走时移动式支撑,并且两个拐架侧面的坐板可拆卸分离,可供患者当拐杖使用,便于携带,适用不同地形的使用,通用性较强,满足了实际使用的需要。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三湘,未经邓三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2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饰件电镀废水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汽车配件电镀加工用粗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