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有出料自动计量机构的混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21682.5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公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7/92 | 分类号: | B01F27/92;B01F27/921;B01F35/75;B01F35/42;B01F35/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王馨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有 自动 计量 机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有出料自动计量机构的混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固定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电子秤,所述电子秤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贯穿固定箱并向上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转盘、连接杆、活动杆、旋转轴和活动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活动板进行移动,方便使用者对出料管进行封堵,避免原料持续下落,无法保障电子秤称重的准确度,保障搅拌箱内原料的充足,防止搅拌箱发生空转,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解决了传统混料装置不具备出料自动计量功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配有出料自动计量机构的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料机是由一个水平旋转的容器和旋转的立式搅拌叶片等组成,成型料搅拌时,容器向左转,叶片向右转,由于逆流的作用,成型料各颗粒间运动方向交叉,互相接触的机会增多,逆流混料机对料的挤压力小,发热量低,搅拌效率高,混料较为均匀。
在一些企业生产车间中需要将不同的原料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原料定量导出,为了更好的对混料机中原料剩余量的检测,需要对出料进行自动计量,保证混料机中有充足的原料进行供应,传统的混料装置不具备出料自动计量功能,无法对剩余原料量进行检测,导致混料机发生空转,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有出料自动计量机构的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有出料自动计量机构的混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固定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电子秤,所述电子秤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贯穿固定箱并向上延伸,所述搅拌箱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搅拌箱并栓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表面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搅拌旋叶,所述搅拌箱内腔两侧的底部均栓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搅拌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箱内腔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远离搅拌箱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箱和工作台并向下延伸,所述工作台顶部正面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转盘、连接杆、活动杆、旋转轴和活动板,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的右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转盘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侧栓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均依次转动连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外圈嵌设于箱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旋转轴的底部贯穿轴承并栓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位于出料口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搅拌箱两侧的顶部均栓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搅拌箱两侧的底部均栓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搅拌箱的一侧贯穿通槽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向的一侧栓接有滑杆,所述固定箱两侧的顶部均栓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内腔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弧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贯穿滑槽并与搅拌箱内腔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相向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卡接有卡块,且卡块相向的一侧栓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底部连通有固定管,所述活动框的顶部位于出料管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搅拌箱表面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与固定箱的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箱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导流块,且导流块位于活动板的左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1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