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炉末端密封装置和无氧裂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20072.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6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灵娲太昊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4 | 分类号: | F27B7/24;F27B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曾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末端 密封 装置 裂解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回转炉末端密封装置和无氧裂解系统,回转炉末端密封装置包括连接盘、内筒、外筒和支撑机构,外筒套设于内筒外,外筒的内筒壁与内筒的外筒壁共同限定出冷却水道,外筒上设置有与冷却水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盘与外筒连接,连接盘用于与回转炉的末端连接;支撑机构与外筒连接,用于支撑外筒,且与外筒可转动地配合。作业过程中利用水冷进行降温,不易因温度过高而造成大变形,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转炉末端密封装置和无氧裂解系统。
背景技术
回转无氧裂解炉型的炉内壁中有螺旋拨片,物料靠回转窑的水平角度或螺旋叶片滚筒旋转进行推进,加热方式为外炉筒加热。由于无氧裂解炉的高温作业环境,使得炉体末端的密封装置受热形变,影响密封性能,甚至导致末端密封装置的损坏,缩短使用寿命。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回转无氧裂解炉存在如下缺点:
炉体末端的密封装置受热变形后密封效果差,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炉末端密封装置和无氧裂解系统,其能够保证密封性,且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炉末端密封装置,用于与回转炉配合,包括:
连接盘、内筒、外筒和支撑机构,外筒套设于内筒外,外筒的内筒壁与内筒的外筒壁共同限定出冷却水道,外筒上设置有与冷却水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盘与外筒连接,连接盘用于与回转炉的末端连接;支撑机构与外筒连接,用于支撑外筒,且与外筒可转动地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盘设置为法兰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筒包括内筒体和内筒折板,内筒折板与内筒体的第一端连接且外翻;外筒包括外筒体和外筒折板,外筒折板与外筒体的第一端连接且外翻,外筒体套接在内筒体外,外筒体的内筒壁与内筒体的外筒壁之间具有间隙,内筒体的第二端与外筒体的第二端密封连接;外筒折板与内筒折板具有间隙,外筒折板远离外筒体的一侧与内筒折板远离内筒体的一侧密封连接;
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于外筒体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筒体上套设有耐磨环,耐磨环与支撑机构通过轴承可转动地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筒和内筒同轴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筒外套设有进水供水环和出水供水环,进水供水环和出水供水环均与外筒可转动地配合,进水供水环与进水口连通,出水供水环与出水口连通,进水供水环与出水供水环在外筒的轴线上间隔排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水供水环设置有与进水口连通的环形流道;出水供水环设置有与出水口连通的环形流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筒的壁厚小于外筒的壁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筒的内筒壁上设置有螺旋输料板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氧裂解系统,无氧裂解系统包括:
回转炉炉体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回转炉末端密封装置,连接盘与回转炉炉体的末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灵娲太昊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灵娲太昊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0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片电容封装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船舶燃气轮机用空气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