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康复训练器用靠背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19401.2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3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姚佳烽;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亿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怡 |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训练 器用 靠背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训练器用靠背调节装置,包括支柱和靠背,支柱底端设置在底座上,支柱与底座间形成夹角α,α为锐角;支柱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转轴、转动块和转动圈,转轴贯穿设置在安装槽内,转动块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转轴和转动圈,转动块上设有开孔;靠背顶端转动设置在立柱上,靠背朝向立柱的一侧上固定设有靠背杆一端,靠背杆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开孔内,且靠背杆可缩入或伸出开孔。通过转动圈带动转动块上的开孔旋转,实现开孔与靠背杆间的同心设置,实现靠背杆沿开孔方向缩入或伸出开孔内,实现靠背与立柱间的靠背杆的长度调节,最终实现靠背的角度调节,以适应各种使用人群,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器用靠背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器是愈后锻炼的主要器械。而上下肢康复训练器由于可训练四肢,其应用范围特别广泛。康复者在使用上下肢康复训练器时,需要坐在座位上,腰部与抵靠在靠背上,然后实现上肢或下肢的康复训练。但是现有的上下肢康复训练器,其靠背是固定在训练器上的,靠背与训练器间形成的角度也是固定不变的,康复者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靠背角度调节,使得康复训练器使用的舒适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康复训练器用靠背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训练器用靠背调节装置,包括支柱和靠背,所述支柱底端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支柱与所述底座间形成夹角α,所述α为锐角;
所述支柱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轴、转动块和转动圈,所述转轴贯穿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转动块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转轴和转动圈,所述转动块上设有开孔;
所述靠背顶端转动设置在立柱上,所述靠背朝向立柱的一侧上固定设有靠背杆一端,所述靠背杆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开孔内,且所述靠背杆可缩入或伸出开孔;
所述转动圈带动转动块沿转轴旋转使得靠背杆与所述开孔间呈以下两种状态:
一、所述靠背杆与所述开孔呈同心圆设置,所述靠背杆与所述开孔内壁不接触;
二、所述靠背杆圆心与所述开孔圆心不同心,所述靠背杆外壁与所述开孔内壁间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圈内套设有转动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柱上设有与转动杆匹配的转动杆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孔内径大于靠背杆外径0.3-0.7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孔内径大于靠背杆外径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块顶端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动块底端两侧分别设有转动圈;
所述转动套、转动块和转动圈一体成型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转动圈,转动圈带动转动块上的开孔旋转,进一步实现开孔与靠背杆间的同心设置,实现靠背杆沿开孔方向缩入或伸出开孔内,实现靠背靠近或远离支柱,实现靠背与立柱间的靠背杆的长度调节,最终实现靠背的角度调节,以适应各种使用人群,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靠背角度调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亿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亿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9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塑料米的余料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花卉种植大棚的冷却系统





